以下是前两天在人民网做节目的视屏聊天实录,现与博友分享。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人民网手机强国论坛嘉宾访谈室,欢迎收看改革开放30年“寻找时代弄潮儿”手机系列访谈。1978年到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对于一个拥有数千年的国度,30年的时间仅仅是弹指一挥间。但这短短30年,却彻底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我们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向寻找那些在过去30年里,在不同领域中迈出第一步的改革倡导者和实践者。正是由于他们“摸着石头过河”,才构成了中国改革开放这30年荡气回肠的历史画卷。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兼商会会长王辉耀先生,欢迎您,王先生。
王辉耀: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海外有一批学生,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改革开放话海归”。王会长,我了解到您出国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您当时放弃了在外经贸部的发展去读MBA,您当时的目的是什么?
王:说来有一段时间了,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过去30年海归这个群体给中国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而且这中间有好几个变化,我想先概括讲一讲变化。首先数量上的变化是巨大的,80年代出国读书的只有几千人每年,高峰的时候达不到一万人,现在我们一年出国是十几到二十万,到2007年我们达到了120万,今年预计达到140万人,所以数量上的变化是巨大的。另外一方面,我们在留学的国别上变化很大,以前留学是主要几个发达国家,现在是面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非常多的留学人员。还有一块是专业上的变化,以前我们出国留学主要是学理工的比较多,学物理、化学、生物什么的,现在广泛化,比如学习工商管理、经济、法律、人文学科,比如说前一段时间我做了一项研究,现在出国的留学人员有50%以上学习管理、经济等门类。
还有一个变化,早期的时候留学生都是学科教文卫的,学科技的比较多,理工的比较多,现在学科比较多,包括他回来创业,现在从事的行业跟以前不一样了,80年代或者90年代就是回来教书,现在有好多去外企的,创业的,包括现在有去不同部门工作的人,所以这都是很大的变化。包括在政治上也有很大的变化,比如说去年科技部长万刚,就是在国外待了10年的留学生,现在是科技部部长。我为什么读MBA,我当时在经贸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我发现我的国际知识特别缺乏,特别是国际商业方面。我想以后会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当时我正好碰见了国外来的一个大学教授,纽约大学的一个教授,他跟我讲国外有一种学科叫工商管理,MBA,既学管理也学营销,也学财务,也学人力资源,也学金融,这是一个很综合性的学科。我们在市场化的时代需要通才,我觉得MBA是一个很好的培训方式,当时我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出国,去读MBA。
主持人:MBA的生命力会继续下去吗?
王:我在北大管理学院也教了一年的MBA的课,我认为MBA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种创新,我们传统的教育往往只注重专业的人才,比如学数学,很早就学数学,MBA是一个综合性的,学很多不同的学科,比如学经济、学营销、也学人力资源,也学金融、财会,实际上是一种通才的培养。我觉得这个模式是对中国现有模式的一种创新,或者说更大的补充,所以我觉得应该是有生命力的。
主持人:据我了解,您在国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担任过跨国公司董事经理,之后您在国外最辉煌的时候选择了回国,这您又是怎么想的呢?
王:其实我这个人一直不是很安分的,或者一直是在流动的,比如我从大学毕业,到工作,一直在不断突破自我。当时在国外留学也非常好,读完MBA,我还读了一段时间的工商管理博士,我还到跨国公司工作过,两年之内获得三级的提升,后来又做了加拿大的商务参赞。这些经历都很好,但是这些离国内比较远,毕竟有中国很深的传统文化的熏陶,我感觉以后做什么事一定要跟中国结合起来,即使在国外留学,也应该把国外的知识运用到中国来,所以我在93年的时候,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就萌发了回国创业的念头,因为当时国内也是大兴土木,很多的机会,世界银行在中国也开展很多的项目,亚洲开发银行,包括国内的这种创业,经济特区,海南省、福建省,当时都是一片整个市场大潮。这个时候回来,确实有一点眼光,回来比较早,可能抓住一些机会,我主要想能够早一点回来,介入到这个市场大潮中来,后来回来确实也是这样,我们参与了中国很多项目,包括国内很多大型的项目,像三峡工程、小浪底等等,我们参与了很多跟国际接轨的一些项目。所以,我觉得当年回来是比较对的,虽然也放弃一些国外的东西,但是国外的东西你也能够看到30年后会是什么样,比如说国外可能是一个不错的中产阶级,你有一个房子,你能打一个很好的工,但是没有让人兴奋的地方,你回到中国是参与一个变革,中国是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你能参与其中,你能发挥国内外的这种优势,确实给人一种很兴奋的感觉,同时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中国的变化这么大,每一个华夏儿女,或者说在中国长大的人都有一种使命感,我们应该为这个国家,为这个社会,和为我们这个民族做一些事,我觉得当年确实是抱着这么一种心情回来的。
主持人:看来您很喜欢挑战。作为最初海归中的一员,这些年来,您对当初的选择有什么感想吗?
王:我认为当初的感想,就是我很想回来做一些事情,当然确实回来创业,回来做这些事也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包括我刚回来的时候,我记得在友谊宾馆租了一个办公室,既做办公室也做卧室,晚上很多北美的传真电话过来,基本上24小时不能很好的休息。但是,我的感觉是回来确实有很多不顺利的地方,比如当时我们带一个电脑回来,居然跑了20几趟的北京机场,当时我们要装一个传真机要到邮电局去申请入网,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我们在琢磨做什么,确实回来刚开始也有不适应的地方,但是我觉得要坚持,正因为中国很多地方不完善,不健全,才有很多机会。所以,我当时通过回来创业,通过回来发现这些机会,逐步逐步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后来我们发现可能做国际商务咨询是更好的方式,而且这里面能够直接发挥在国外的优势。
比如说国外大的企业里面,决策是怎么决策的?国外的董事会是怎么运作的,国外的政府是怎么运作的,这些经验我都有。所以说,我当时就能够把国外的这种,比如说我们组织了一个加拿大的企业联合体,我们到中国来开展项目,争取到加拿大政府的贷款,参与了很多项目,提供了好几千万对中国的援款,包括后来又提供了好几千万的贷款,我们参与三峡工程,国内很多的能源战略规划,包括环保,包括洞庭湖的治理。所以,我觉得回来的经历,确实是赶上了一个中国大发展的时代。
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多的挫折,也有很多不顺利的地方,但是我的感觉,总地来讲还是不错的,非常好,能够发挥我们在东西方的优势,发挥我们在国外工作的网络,包括在国外政府的网络等等,跟国内企业的对接,我觉得这些方面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能够在90年代,我们企业做得非常好,而且也得到了很好的效益。
主持人:您的《海归时代》我拜读过,非常精彩,从留学的起源一直写到现在留学生关心的问题,您写这本书花了多长时间?
王:事实上对于海归这个现象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比如说,现在在中国有将近150万的海归,就是改革开放以后,如果加上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到目前为止留学史已经有130多年了,从第一个留美幼童开始算起就更长,160年。所以说,我感觉留学的历史是跟中国近代发展息息相关的历史,比如说我们的第一条铁路,詹天佑设计的第一条铁路,还有第一个邮电局,比如说当年国民政府的第一个外交部长,包括第一任的总理唐绍仪,所以我觉得中国留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影响是巨大的。包括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留学生也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一共有12个代表,其中8位都是留学人员。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近代以来,政府里面像周恩来、邓小平。邓小平在法国待过五年,国际视野是不一样的,他能提出改革开放这个东西,超越了很多人的国际视野,超越了很多人的国际化的思维,他有一种开放的思维,在当时那个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跟他的留学经历是有关系的。
所以我觉得中国的留学现象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包括我们现在80%的大学校长是留学人员,有80%的科学院的院士也是留学人员,还有我们两弹一星23位工程师里面有21位都是留学人员。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当代留学生回国创业,我们的新经济、互联网、IT领域,都有很多留学人员。你看美国有个雅虎,中国就有一个搜狐,国外有一个亚马逊,中国就有一个当当,相应的模式很多。像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一共有五六十家中国企业,其中大部分都是海归创办或者海归管理的。这么大的一个现象,特别是海归回来的这种大潮,我认为目前国内一直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所以说我就在2005年写了一本《海归时代》,还有一本《创业中国》,去年我又出了一套丛书“海归推动中国”,一共有八本,分门别类了讲了海归在各个领域的作用。
最近还出了一本书叫《开放你的人生》,90年代的时候,我们做很多的企业,做很多的公司,具体的业务,包括像三峡工程等项目,非常好,做中国基础设施的建设。2000年以后,我们介入了很多社团的工作,研究的工作,我们做中国软实力的研究,也非常有意义,能够梳理中国这么大一个群体,他们的优势,他们遇到的问题和他们中间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觉得能够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能对中国未来的留学人员,包括中国未来国际化的发展都有很好的帮助。所以说,我想既然有这个时间,有这个精力,为什么不能做一些公益的事,所以这是我为什么写了这么多关于留学人员、海归方面的书的原因。
主持人:非常好。改革开放的成就我们大家有目共睹,在这30年中,尤其是经济方面发展的非常快,海归对我国改革开放有什么样的深远影响呢?您能给网友详细介绍一下吗?
王:这个方面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最近30年,他们在科教文卫,在经济领域,在政治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谈到教育界,像我刚才讲78%的大学校长是海归,中科院的院士里面有81%是海归,工程院院士有51%,另外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间有72%,都是海归,海归已经成为主力,这个是非常显著的。另外一方面,就是海归创业回国,让中国加速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加速进入了新经济的时代,加速进入了国际化的时代,这个领域也是非常多的。特别是,我刚才讲到的,在海外上市这一块,绝大部分企业都是海归创办的。
他们对跨国公司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掌门人都是海归,投资银行里面,几乎都是海归在参与,包括很多的跨国公司,像微软,他们现在中国区的总裁张亚勤也是海归。另外,在政治领域,在政府方面也做了很多贡献,比如说去年我们有两位部长,其中一位就是万刚,现在加入到政府部门,也对中国的改革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我相信这块还应该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中国可能要吸引更多的人才回来,我们要不断地更新我们的政策,放松绿卡,放松签证,甚至考虑双重国籍,甚至开放移民,对海外的人才实行更优惠的政策,来更多地吸引优秀的人才回来。因为我最近看到一个数字,我们现在有百分之八九十的人才留在了美国,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所以我们应该不断改善我们的政策,吸引更多的高层次的留学人员回国发展。
主持人:下面是最后一个问题,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很多海归回国之后,由于不满意工资水平,或者工作之类的,变成了海带,或者说工资根本没有优势,您对这个怎么看?这是一种人才浪费吗?
王:目前来讲,海归变海带可能成为比较多的现象,但这个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方面,首先出国的这个群体比80年代、90年代庞大了,当时只有十几万,现在是一百多万人,由于这个群体变得庞大,现在中国中产阶级不断扩大,人民币不断升值,越来越多的家庭有条件送小孩出国,这中间的数字和人才的比例,不一定每个都那么优秀。80年代出去每个人都要读研究生,过五关斩六将才能出去,现在留学进入百姓家,这里面出现一部分海带是正常现象,但是我相信中国庞大的留学群体里面出人才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如果到国外一个很好的环境中学习,能够接受先进的科技教育、人文教育,这里面还是有相当大的比例出很好的人才,所以我觉得一部分海带是正常现象。
另外一方面,从政府、从社会角度,要开始关注海归,比如现在留学生回来,我发现主要集中在外企,外资部门,还有一个是创业园,我们可能还有大量的民营企业,还有大量的国营企业,还有大量的政府部门,是不是也可以更多的广开门路,吸纳这些留学人员就业。
还有一个方面,我们现在很多的海归回来,大量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实际上中国现在有广大的二线城市,比如温州、宁波、珠海、大连、烟台、青岛这一类的城市,中国出口发动机的所在地往往没有很多的人才,比如去年我到浙江一个小城市,它那里一个大的工厂里面没有一个懂英语的人才,他们不知道怎么拿订单,不知道怎么参加广交会,他们就是挣点劳务,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海归应该更多面向二线城市,所以我感觉海归变海带这个现象是存在的现实,但它只是一个少数的现象,这个现象是可以共同的努力来不断地减少,包括我们对海归的就业,从个人来讲,海归也要摆正这个心态,不是说我一回来,一定要工资跟在国外一样,应该要放低期望值,要从最基本的做起,还有结构性的失调,要做一些调整,这个现象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主持人:感谢王会长的精彩点评,今天我们的访谈就到这里,谢谢您收看。
王:谢谢各位观众,谢谢人民网。
职场贴士:能把公司照看成小家的人,一定特别愿意提早来上班,就先从给花草浇浇水、喂喂小鱼、清新整洁的环境开始一天的工作吧,也是提高主动性的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