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死”进入中国
轰轰烈烈的“过劳死”诉讼案
上海市首例“过劳死”诉讼案开庭的消息,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全国媒体纷纷报道。但什么是过劳死,目前医学文献还没有公认的定义。过劳死的提法最早见于日本媒体。据报刊介绍,"过劳死"是一种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生命现象。也有人说,因过度劳累和职业应激反应蓄积而诱发病情突然恶化而死亡的称为"过劳死"。那不就是说,过度疲劳引发的早死、猝死都是过劳死?难怪国内有些报刊认为因工作繁重而致脑出血死亡的关??、施光南,因脑梗塞死亡的小渊惠三,以及因心脏病猝死的大学毕业生、深圳经理甚至熬夜偷电缆的小偷都是"过劳死"的典型。并引述了某日本学者的估计,1988年死于心脏病的21万日本人中,至少有20%以上属于过劳死。日本近几年每年"过劳死"者超过1万人。根据这些论述,我觉得"过劳死"的含义应是:因过劳引发或促发其他致死疾病造成的死亡。
有专家认为,绝大多数英年猝死者都有致死病因,如心肌梗死引起心跳骤停、脑中风等。这些病因就是死因,并早已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和我国公安部门的死因登记表中。虽然过劳可能诱发或促进某些病人死亡,但过劳毕竟不是主要或基本的死因。如果这些人没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即使过劳也不会导致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死亡。把诱因作为死因,显然不妥。这可能就是医学界并不认同"过劳死"概念的根本原因。
上海市首例"过劳死"案件中的死者唐英才,自1998年1月开始,每天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下午6点半赶到粮油店,一个人营业到晚上8点半。店关门后花1-2个小时做清洁工作。然后吃晚饭,约 11-12点睡觉。早上3点40分起床,接着空腹骑三轮车到总店拉面条,然后分送到各饮食店和食堂,回到店里大约7-8点钟,再吃早饭。接下来继续做营业员,直到中午11点半下班,回家吃饭,约下午1点睡觉,4点半起床,带饭上夜班。每个星期一天的所谓休息日,是指早上送完面条后便可回家,当天晚上仍要值班。
不可否认,他的工作时间较长,但他每天也有近7小时的睡眠时间,而且在总店做营业员的6小时里,他也不会不停地工作。这种情况是否算过劳?用什么标准衡量过劳?法律也难以判定。唐死后经尸体解剖,结论为:生前患有陈旧性结核性胸膜炎、肾上腺陈旧性结核等,因内外环境变化使机体功能失常而衰竭死亡。这样从医学上看,他确实是另有死因。法官会根据医学证据和国内现行法律做出裁定。所以,这场官司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时髦"新词--亚健康
有人认为,过劳死就是在慢性疲劳综合征基础上发展、恶化的结果。而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持续或反复发作至少半年以上的虚弱性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特点是从生物学上(指临床体检、化验等)查不出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但自我感觉很累,工作时无精神,生活中缺少乐趣,而且常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绪反应。据某专家说,在上海有75%的人处于一种似病非病的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疲劳、营养不良、运动不当、心理不健康等都会导致亚健康状态。但是,在这些亚健康人群中,到底有多少人"过劳"?他也很难确定,"因为各人的年龄、身体状况、身体素质都不一样"。可以肯定的是,"在亚健康人群中,如果长期疲劳得不到消除,就会"过劳",而过劳往往是疾病的前奏"。另有专家认为,亚健康的许多问题其实是身心问题。有资料指出,亚健康状态起于心因的约占85%。
于是,我们可得到以下结论:因疲劳。压力、挑战或挫折等心因性原因引发,以疲劳不堪、情绪低落、心情烦躁、失眠等身心失调为主要表现的似病非病状态,可称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或亚健康状态,进一步发展为过劳,或进入亚临床状态,直至引起疾病。
过劳,"过"在哪里?
日常生活中的体力、脑力负荷,只要不超过极限,有适当休息、睡眠的保证,即使如工人、农民、运动员等进行超强体力活动,作家、科技人员夜以继日,绞尽脑汁地写作、攻关,都不会直接引起疾病。当然,少数原有心脑血管病、潜伏肿瘤或炎症等其他病变的人可能会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原有肿瘤或炎症扩散,或发生其他急性病,但这些不能完全归因于过劳,更应归因于原有的疾病。
人和所有生物一样,其功能都是"用进废退"的,体力愈用愈充沛,脑力愈用愈灵。过劳,主要是心理过劳。面对剧烈的竞争,沉重的社会、家庭压力,又缺乏必要的社会环境支持,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勇气和适当方法去克服、缓解的话,在存在某些性格弱点的人中就容易患上以疲劳、失眠、情绪低落、无生活乐趣、疑病为主要表现的抑郁症。这说明,人们更应关心的是自己的心理健康,而不是一些至今还说不清、道不明的如"过劳死"等时髦的名词。对抑郁症等常见心因性障碍,要及时就诊精神、神经、心理科医生,向他们倾诉自己的疑虑和痛苦,取得安慰、支持和必要的行为等指导。
职场贴士:追求完美的人与那些爱拖延的人浪费的时间一样多。瓦霍维娅公司前董事长托马斯·R·威廉斯发现,许多在银行界工作的年轻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止研究方案,什么时候该着手结束工作。那些接受培训的人倒应该向工程师学习一些东西,工程师们懂得,他们应在某一日期前拿出可能的最佳方案。即使方案不那么完美,但是他们已经在规定的期限内做了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