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职场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职场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职场攻略 > 职场生存

职场生存

研究生去竞考工人 就业观念如此转变是否可喜

分类: 职场生存 职场词典 编辑 : 职场知识 发布 : 11-02

阅读 :401

  ●849名大中专生竞考15个工人岗位,就业观念的如此“转变”是否值得“可喜”

  ●大学生就业状况,不仅是劳动力供求关系的信号,更是国民教育能否持续兴旺的信号。如果忽视其影响而要等到10年、20年后再作反思,那就晚了。

  大学生就业总能牵动公众的神经。本报有消息说,3月19日,福建厦门市工商局公开招考15名合同制工人,结果849名参加笔试者,全部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其中还有全国重点大学的3名硕士生。于是,喜出望外的用工单位负责人说,这样的结果让人“感受到研究生、大学生的择业、就业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他们更看中岗位和单位,对‘身份’的概念已趋向淡化”。

  的确,大学生们就业观念的如此转变,有可喜之处。长期以来,大学生被宠为“天之骄子”。因此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千军万马挤“上大学”这座独木桥的势头未见有根本的改观。上大学,就意味着“跳农门”,就意味着好的就业,这在含辛茹苦的父母中仍大有市场。何况在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中,是否具有大中专学历,至今仍是划定一个人是干部还是工人身份的至关重要的标准,没有文凭,无论多优秀的人才,其档案上标注的,仍然只能是“工人”或者“农民”。

  可是,近30年来,高等教育和就业形势毕竟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高校持续不断的扩招,事实上高校已经由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民盟青海省委副主委程苏提供的一组数据就很说明问题:在青海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去年全省的高考升学率就达83%,因为就业岗位的增加赶不上扩招规模,就业率只有45%左右。大学生“就业难”可见一斑。

  那么,849名大中专生竞考15个工人岗位,就业观念作如此“转变”,是否真的值得“可喜”?

  未必。让高学历人才竞相做勤杂人员,我认为至少是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而这种浪费的恶果,将直接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的蔓延,特别是在本来就被教育支出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贫困家庭。

  教育投入,无论对国家还是家庭来说,都是希望好的回报。这种回报,不全是“望子成龙”、“衣锦还乡”般的虚荣,从实际的投入产出计算,也是合算的———有经济学家计算过,一个家庭花在孩子身上的教育投入与产出比高达1∶10,远远大于其他任何项目的投资。也因此,古往今来就有了一个个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学的感人故事。

  但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开始打击普通家庭投资子女教育的积极性。《中国青年报》有报道说,新的“读书无用论”使一些在校大学生弃学,也波及中小学,西部地区中小学校的辍学学生数正在逐年上升。厦门的这场录用考试,就是一个例子———家长们会问:同样是出来当工人,干嘛要花上数万元让孩子在上大学、考研究生方面消磨七八年时间?如果让孩子应付完义务教育就出来,等你研究生毕业,人家已经拿了10来年的工资了。


职场贴士:绝对不要在电话上说“好”,而是说:“等一会儿再和你联系”。当你和某人交谈时,会有很强的迎合冲动,而且会让你不经充分考虑就答应对方。同理。。。。。。

 

  

下一篇:职业女性:率意自由风景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就业压力来自外表? 高校女生建议开设化妆课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