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小孙这样想法的年轻人并不是少数。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的《中国企业员工敬业指数2005年度调查报告》就显示,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相比,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尽管初入职场,但却表现得最不敬业。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培训发展部总监鲍明刚是本次调查的总负责人,他认为,“80一代”敬业指数低是受到了这一代人自身性格特点的影响。比如,这代人往往比其他年龄的人更强烈地感觉没有机会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他们更希望能在工作中得到他人鼓励和肯定,但事实上,他们总认为自己真正获得的正面反馈不够多;他们步入职场的时间不长,但又希望自己的意见能够得到领导的重视,而一旦认为自己不被重视,又会产生巨大的“挫折感”;他们具有更多的自我意识,却对企业本身、企业的使命感认同较低。
“一年不如一年,能力差不说,有些人还犯懒,眼里没活儿。”某单位人事处负责招聘工作的左主任对新来大学生颇为不满。但是,这些看上去是个人因素造成的“不敬业”背后,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因素在“推波助澜”。随着整体就业环境压力的增大,“80一代”面临着更多的就业压力和更小的职业选择机会,这往往会导致他们盲目就业。就像一名受访者所说的,当一个人做的工作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敬业度往往是很低的。
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小王是某高校2003年的应届毕业生。为了得到“非常重要”的北京市户口,本来是学经济学的她最终选择了去某国家机关人事处工作,主要负责工会工作。“没有兴趣,枯燥乏味,每天都是琐碎小事,何谈敬业?”她说,“我的一个同学,两年换了17个工作,我这还算好的,起码没挪窝儿。”
这项报告用“员工敬业度”的概念来衡量员工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其中,个人的生活态度、员工对企业前景的认知以及员工对工作是否喜好,都会不同程度地决定他们是否愿意尽心尽力工作。
在这项调查中,像小王这样“对自身工作没有兴趣”的人被认为敬业指数低,同样的情况还有“生活态度消极”和“对企业前景认知较差”的人。这些人的最大特点就是,遇到困难时选择“跳槽”或者“消极抵抗”,而不是“积极建议”。
近10年来,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发展和人才市场供求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职场人感到了更大的竞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更强的承受压力的能力,以及根据现实环境调整自己期望和心态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鲍明刚博士认为,“80一代”的职场新人往往没怎么经历过挫折,又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但却适应能力不足,容易对工作产生失落感和受挫感,因此会让人觉得他们不够敬业。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80一代’、教育机构和企业管理者三方面的共同努力。”鲍明刚说,“80一代”要学会冷静思考,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教育机构要教给年轻人怎样应对职场挫折的方法,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也应该改变管理方式。“毕竟,‘80一代’已大大不同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了,对于他们,管理方式也应该有所调整。”
调查背景:本次调查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实施,于2005年8月22日开始,截止到9月14日,共收到有效问卷3400份。受访者中男性占55.5%,52.8%的人具有大专学历,38.3%的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在年龄方面,1970年之前出生的人占全部受访者的9.9%,1970~1980年出生的人占50.3%,还有40.0%的人是1980年之后出生的。
职场贴士:办公室里总有些另类人,把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办公隔断内生机勃勃,有花有草有小鱼;桌面上永远一尘不染,连鼠标都闪闪发亮。另类人之所以另类,他的高明之处在于:坐在如此整洁舒适的小小天地里,便会油然而生一种对工作的依恋之情,一花一草一桌一椅,都可激发他的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