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放大眼光了解人的事例屡见鲜。1938年9月,陈云同志在题为《干部政策》的报告中,曾提出"放大眼光来了解人"几个字。了解人类选拔人的前提。可是,我们一些同志缺少作为一个政治家的眼光——视野太窄:或者只看到机关,看不到战线;或者只看眼皮底下的几个熟人;看不到默默无闻的埋头苦干的同志;或者只看到党政干部,看不到技术干部;……选才眼光覆盖面积太小,选来选去就是那么几个人;只有扩大眼光,才能见前所未见,闻前所未闻,把真正有才学"而才美不外现"的同志,从基层、最不为人注意的地方选拔出来。
在眼光狭隘的人才选拔者中,有一种人专门把眼光放在"亲"字上,或者"亲信",或者"亲戚",或是"亲近".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常常挑选所谓熟人、朋友、同乡、对个人忠实的人,吹捧自己上司的能手,而根本不考虑他们在政治上和业务上是否称职。在狭隘的眼光者那里,还常常会出现矮子里拔将军的现象,这是难以使贤才得以重用的。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被刘邦打败、自刎乌江的楚霸王项羽,就是一个任人唯亲,看不到其他有才能者或看不到也不予选用的人,结果落得个树倒狲散的下场。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记载了这段史实:"陈平曰:项王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故羽非尽不知人,有蔽之者也。"意思是说,也不是项羽看不见可选用的人才,而且他旁边的人蒙蔽了他。
选用人才,非亲不用,其他贤才一律视而不见,历来为一些有见识的人所反对。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臣闻用人才,无亲疏、新故之殊,惟贤、不肖之为察。其人未必贤也,以天下之贤,固非一人所能尽也,若必待素识熟其才行而用之,所遗亦多矣。古之为相者则不然,举之以众,取之以公。公曰贤矣;已虽不知其详,姑用之,待其无功,然后退之,有功则进之;所举得其人则赏之,非其人则罚之。进退赏用,皆众人所共然也,已不置毫发之私于其间。苟推是心以行之,又何遣贤旷官之足病哉?"司马光讲的"天下之贤,固非一人所能尽","举之以众,取之以公"的道理,就是"放大眼光"的意思,但是,在他那个时代,只不过是一种幻想罢了。今天,我们处在世纪之交的开放时代,我们不仅有了"放开眼光"的必要,而且有了"放开眼光"的可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公开选拔人才,我们应当放眼看世界,扩大视野,在五湖四海的范围内识别人才,了解人才。
识人贵在放大眼光了解人,而在真正做到放大眼光了解人,必须树立和提高思想境界,克服在识人用人上的短期行为。
毛泽东同志曾教诲人们要树立"美好的理想境界".人们也常也:"**思想境界高".可见境界是有美丑、高低之分的。
我国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诗人宗白华于1943年在论述境界时就曾对境界问题有精到的见解。他认为:"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物质需要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爱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而于后两者之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这就是艺术境界".宗白华在此文中还说,"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美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艺术境界主于美".《汉语词典》中说:境界是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那么领导境界就是指领导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领导的程度和情景了。
《老子》十七章有云:"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其意思是说,最好的世代的最好的统御者,人民群众不感到有他的存在;其次,人民群众亲近和赞美他;再其次,人民群众畏惧他;更其次,人民群众轻侮他。老子在这里说的统治或领导优劣的四个层次,也就是四种境界,四种类型。老子所以推崇第一种境界,用他在同一章里的话来说,就在于其"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就是说,领导者悠悠然不轻易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都说,"这是我们自己这样做的。"美国著名学者哈林。克里夫兰在其所著《未来的行政首脑》一书的英文版的扉面上引用了老子的这段话,并在其《中译本序》中赞扬说:"老子关于领导人的座右铭,二千五百年以来,仍未有出其右者。成功的领导艺术其标志是:当事成之后,被领导者均认为事情是我们自己做的".这是领导与被领导交变"同一"的结果。领导行为不仅力求合乎事物的客观规律,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顺乎民心,合乎民意,与群众的意愿完全吻合,这样被领导者就感觉不到有外来的强制力理,而自由自在地做其所欲做,为其所乐为。于是,领导者对他们来说,自然也就"不知有之"了。虽然老子的构想有着浓重的"乌托邦"色彩,但这仍不失为极高的领导境界,其合理的内核仍闪烁着理想的光辉。
职场贴士:谈到你刚搬离之某地区的天气或交通,或任何风土人物,你把它们批评得体无完肤。(你也许碰巧批评到面试官的家乡,而面试官又正巧深感怀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