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快过年了,可在银行工作的小吴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去年7月,经过一轮轮笔试、面试的考验,小吴终于进入了他心仪的这家国有银行。可单位在年终时大幅调低年终奖,原本冲着高福利而来的小吴心情一下落到了冰点。
如今,诸如“今年薪水又降了”这样的新闻在各类媒体上已屡见不鲜。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很多大学生在求职时也都表示,“第一份工作有1000块的月薪就可以了,能学到东西就好”。
但是,现实的低收入显然不能让大学毕业生们满意。近日,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上海市教科院高教所,对上海200多家用人单位近年历届高校毕业生进行的调查显示,“薪酬、福利待遇差”(28.4%)是他们工作中最大的烦恼,“晋升空间小”和“离家远”以20.2%的比例紧随其后,管理制度欠公平(15.3%)、工作压力大(14.7%)、没有学习提升的机会(13.3%)、学用脱节(10.7%)也是他们头痛的事,而选择人际关系不良的只有1.3%。
“一方面现在大学生的起薪确实有些对不住他们高额的教育投入,另一方面,现在很多年轻人总觉得自己干得很累,赚得很少,这种心态在独生子女中尤其突出。”在一家企业做人力资源工作的王鹏分析说。
与此形成对照,去年岁末,韩国招聘求职专门“韩国Recruit”对771名上班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2005年的上班生活中,感到最痛苦的是什么”时,回答“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性不足”的人最多(28.8%),其次是“工作量过大”(22.6%)和“与上司和同事间的矛盾”(21.0%)等。
为何2份调查得出的结论相差如此之大呢?对此,经验丰富的职业咨询师张凯认为,排除两国在国情上的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国内的这些大学毕业生和韩国的上班族,在职业生涯上,明显处于不同的阶段。从调查结果看,这些大学毕业生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实际工作中,等他们工作几年自然有这样的感觉。
为了证明他的观点,张凯列举了去年智联招聘对国内1575名上班族所作的新年职场心愿调查,结果43%的人选择了“充电学习,提高能力”,而选择“工作不换薪酬增长”的只有9%,排在比较靠后的位置。
“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更多是考虑单位给自己的薪酬待遇,而不是自己究竟给单位创造了多少价值,这样容易造成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心理。”张凯说,“尽管现在的就业环境对这些职场新青年来说不很理想,但踏实工作,不断学习、充实自己,避免急躁的心态,才能在今后的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调查数据来源于《中国青年研究》杂志)
职场贴士:一个有工作技巧的人,会把许多性质相近的工作,集中在同一时段处理,这样不仅节省时间,同时也能提高效率,即“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