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职场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职场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就业指导 > 求职技巧

求职技巧

网络求职让大学生“又爱又恨”

分类: 求职技巧 职场词典 编辑 : 职场知识 发布 : 09-30

阅读 :513

  大学生今年通过网络求职成功率大幅增加!连日来,广东不少高校大学应届毕业生都向记者吐露这样的感受。然而,记者从劳动保障部门也了解到, 网上求职 陷阱依然存在。对网络求职“又爱又恨”,成为时下大学生职场一景。

  A、网络求职可信度提高

  “原来我也认为网络求职是虚拟的,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不想却真是有回音!”暨南大学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小张对记者说,网络求职在暨大学生当中已经越来越普遍,她在春节前后就曾在“中国研究生人才网”上检索招聘信息,并且向一些学校等提交了电子 简历 ,结果很快就有回音,其中内地一家高校对她的情况很感兴趣,希望她能够过去 面试 ,条件合适就可以签约。虽然小张后来在广州找到了工作,最终没有去“见工”,不过她说:现在很多大的专业都办得很严肃,水平也较高,现在网络信息的可信度已经大大提高。

    网络求职不仅提供众多信息,还降低了很多“大单位”的门槛。暨南大学金融系的一位研究生就是通过网络提供 简历 的方式,成功通过 面试 进入了广州一家国有商业银行,成为今年大学毕业生求职激烈竞争中的“幸运儿”。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商业银行等单位,过去一般都是直接到有关大学去招聘,如果在现场招聘,大学生能够递个 简历 就不错了,而现在很多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心目中的“好单位”都会在网上提供招聘信息,岗位情况和相关要求一目了然,欢迎“千里马”。

  大学生网络求职成功率多高?记者向广州市多家人才市场了解,发现尚无一个权威的统计数字。但最近山西太原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对网上招聘供求进行详细分析,其结论是求职成功率超过20%。广州市劳动力市场一位有关负责人说,传统形式的招聘,其成功率一般在35%左右,作为这几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尚不是特别成熟的网络招聘,成功率能够达到20%以上,已属相当可观。

  B、 网上求职 陷阱并不稀奇

  不过,通过网络招聘信息来进行行骗,也并不少见,广州市劳监部门就曾多次在现场检查中发现一些“黑职介”、“黑招工”以此来兴风作浪。记者在跟随劳监部门和人事部门组织的联合检查中,就亲眼目睹了其行骗手法———

  根据大学生举报,联合检查组来到广州体育西路一家资讯科技有限公司,还未进门,里面七八个工作人员竟然狼狈不堪地夺门而逃。这家公司“招聘”的手法,就是先从网上找到求职者的信息,再向求职者打电话要求对方前来“ 面试 ”,进而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又急于求职的心理巧立名目要求交钱。一位华南理工大学的毕业生向执法人员反映,他就这样被骗走了480元。在现场,除了散落现场的大量求职者资料,执法人员还找到了几大本密密麻麻写着电话号码的本子,很可能是该公司搜集的 网上求职 者电话。“网上招聘良莠不齐,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尤其要小心!”劳监部门一位负责人如此提醒。据分析,这种公司的一大特点,在一些高档场所租下办公室,几个人一部电话,通过网络收集 求职信 息,然后以公司名义引人上钩。小小一个公司,却什么职位都有,只要上门求职,那里的工作人员都说“马上可上班”,然后就张口要钱。

  吹尽黄沙始得金

  时下的网络求职,用“天使与魔鬼共舞”形容颇为精当:

  一些求职成功的大学生把网络求职“捧上了天”:网络求职好就好在可以互动交流,无论是求职者还是用人单位,可以迅速从海量的信息中找到自己的“伯乐”和“千里马”,这对“社会关系”不多而有真才实学的学生绝对是利好。

  一些受骗上当的大学生则把网络求职“贬入了地”:网络信息监管难,虚假信息满天飞,不法分子就是利用网络的低成本,从虚拟世界骗到了现实世界。

  事实上,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它们正是时下网络求职现状的精确描述,这两种情况恐怕在相当长时间内还会存在下去。

  不过,我们有理由对网络求职和网络招聘的前景表示乐观。套用一句老话:“吹尽黄沙始得金”,经过一轮激烈的市场淘汰,商家明白了网络上也要“童叟无欺”,大学生也明白了要找“大店”求职,到了这一阶段,便是网络求职和招聘良性发展,企业和求职者各取所需的好日子。而且,这种大淘汰不会太远!

职场贴士:不随便闲谈:无论谈的是多么有趣、多么的开心,记住办公室闲谈都是终结你的职业生涯的致命武器。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没有的,你应该要分的比谁清楚。

 

  

下一篇:网上求职十大妙招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网上求职的技巧与经验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