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职场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职场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应届生 >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马克思自然观的思想富源研究

分类: 毕业论文 职场词典 编辑 : 职场知识 发布 : 06-27

阅读 :508

  马克思自然观是在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与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理论成果的反思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马克思自然观思想富源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马克思自然观是在对近代自然观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自然观反思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分析框架,是当代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近代以来,随着主体性的张扬和科技理性扩张,人实现了对自然的全面征服和占有,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渐突出,社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本体危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样尖锐,如何汲取马克思自然观的思想精粹,推动中国社会的科学发展就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马克思自然观认为,自然是社会发展的本体基础,人类的实践活动联系了人与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着人与人的关系。本文在深入挖掘马克思自然观的思想富源的同时,着重剖析了当代社会发展面临的本体危机的具体表现及其成因,认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掠夺式和占有式的发展方式以及物欲化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是造成本体危机的根源。当代中国社会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马克思自然观为指导,确立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选择“天人合一”的发展方式,倡扬优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关键词:马克思;自然观;当代中国;本体危机;科学发展观;路径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近代以来,随着人的主体能力的提高,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界愈来愈成为“人化”的自然界,然而,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已远远地超出了自然界的承载能力,自然界的自净能力也越来越不堪重负,这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自然界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反抗”,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甚至人类自身也逐渐被异化,失去了和谐完美的生存机会。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人与自然的矛盾也十分突出,这个问题若得不到根本解决,社会发展将难以为继。为此,我们需要在马克思自然观中汲取营养。

  马克思自然观是在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与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理论成果的反思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认为,自然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并且强调社会实践的至关重要性。他深刻揭示出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认为只有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马克思自然观是科学的、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自然观,结合当代社会发展实际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研究马克思自然观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而且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面对严重本体危机,学界积极展开马克思自然观的研究,以期找到解决解决人与自然矛盾之道。在西方,这种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对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理解。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法兰克福学派再到存在主义等一大批学者认为,马克思视野中的自然是人化自然,而非自在自然,自然是个社会历史范畴,尽管马克思也强调外部自然的优先性,但马克思关注的不是天然自然,而是进入到人的实践活动领域中的自然。这些观点也得到国内学者的普遍认同,如俞吾金、周义澄等。

  二是对马克思自然观中生态思想的阐发。奥康纳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非正义性,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概念。伯基特则着重讨论了马克思理论中特别是其劳动价值论和共产主义思想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福斯特则发现了马克思在对伊壁鸠鲁思想研究中所展现的生态智慧。

  三是在对马克思自然观的研究中展开了现代性的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认为,马克思自然观在思想上有极其丰富的现代性,马克思把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现代性批判紧密结合在一起。基于此,法兰克福学派分析了启蒙理性在队人人和自然的控制上的一致性,马尔库塞在研究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后,提出了“解放自然”的命题,还有阿格尔对“异化消费”的批判,莱易斯对“控制自然”观念的反思,不一而足。

  当然,在对马克思自然观的研究中还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流派和观点,在此就不一一赘述。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对资本主义制度以及其生产方式进行深入了解并变革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自然观思想底蕴,而这一点恰恰是这些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以及文献分析法,以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出发,从阐释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入手,认为马克思自然观是在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与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理反思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认为,自然是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本体基础,而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纽带,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着人与人的关系。在深入挖掘马克思自然观的思想富源的同时,着重剖析了当代社会发展面临的本体危机的具体表现及其成因,通过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掠夺式和占有式的发展方式以及物欲化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批判,指出,当代中国社会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马克思自然观为指导,确立自然中心主义价值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选择“天人合一”的发展方式,倡扬优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一、马克思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自然观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自然观的提出是对前人有关自然观理论成果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结果。在马克思之前,西方自然观从远古时期的神话自然观为发端,逐渐发展到古代的有机整体自然观;到了中世纪,宗教神学占据了自然观的话语权;近代机器化生产的出现,机械论观点应运而生。马克思自然观是对近代机械论自然观自然观的批判和改造,并吸收和整合了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成分,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马克思自然观。

  十六世纪以来的欧洲,牛顿为等人创立的古典力学在自然科学领域占据了主要地位,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在于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习惯运用机械运动原理解释所以自然现象。这方面的主要代表有笛卡尔的“动物是机器”、拉美特里的“人是机器”等观点,可以说近代机械理论自然观从各个角度对自然现象作出解释和说明。人类有了“知识就是力量”这样的自信,认为只要人类掌握了自然规律,并且能正确运用机械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就能够利用和驾驭好自然界,并成为自然的主人。这实际上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肇始。首先对这种自然观产生不满的是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构建了一个以“绝对精神”为核心的集自然、社会(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类思维为一体的庞大哲学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精神”是自然的本质;而自然界不过是“自我异化的精神”,那些存在于人们面前的自然物与自然现象不过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投影,就整个意识的发展过程而言,自然界自我意识走向抽象外化时必然要经历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自我意识在运动过程中达到“绝对精神”的自我复归阶段。可见,在黑格尔的自然观理论中,是精神决定自然而不是自然决定精神,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对等,人类在两者之间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人类是自然的主人。这样一来,自然哲学的任务就被规定为“扬弃自然和精神的分离”,这就意味着人类的意识和精神需要认识到自己的本质,明确自身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能够最大限度地认识自然界,并将这些认识付诸于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不难发现,黑格尔把人类的精神活动渗入了自然的演化历程,使得他的自然观充斥着唯心主义的味道,这对于调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们克服受到近代机械自然观影响所产生的消极、直观和形而上学的局限性,但他的辩证法是倒过来的,其光芒被繁冗的唯心主义体系遮蔽了;更重要的是,这种自然观不仅没有克服人类中心主义,而且使其主观独断的成分加重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古典哲学终极者费尔巴哈对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自然观进行了批判,并创立了自己的“人本学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黑格尔把自然界降到第二性的位置不同,费尔巴哈把自然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热情洋溢地告诉人们:“观察自然,观察人吧!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哲学的秘密。”先有自然界,后有人和人类社会,自然界是决定一切的力量,人类的精神及其由精神支配下的实践活动都处于次要的地位;“如果人们仅仅立足于实践的立场来观察世界,而使实践的立场成为理论的立场时,那也就跟自然不和睦。”

  可见,费尔巴哈自然观在恢复唯物主义的权威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把黑格尔辩证法的精华也抛弃了,他停留于纯粹的自然界的客观性和本原性,甚至仅仅止步于人的纯粹自然性和生物性;从根本上说,费尔巴哈自然观的观察角度完全脱离了社会性、实践性和历史性,自然界仅仅作为直观的观察对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忽略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这种自然观并没有彻底脱离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巢穴。

  对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自然观,马克思是结合起来批判和吸收的。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就开门见山地指出了两种哲学在自然观方面的缺陷。

  他认为费尔巴哈提出的唯物主义是片面的,其对一些客观对象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客体角度、以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忽略了其作为被改造对象时被人类所赋予的感性和实践性,忽略了实践主体这一方面。黑格尔所代表的思辨唯心主义对人的主体性却过大地进行抽象的夸大,强调主观能动性,忽略了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两者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即吸取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自然观的主体能动性的“合理内核”;吸取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核”,这样一来就极大地克服了以往的自然哲学的局限性,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具体来说,马克思的自然观对黑格尔的自然观的批判与继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马克思指出了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源以及绝对精神外化出自然界的虚妄,承认自然界的先在性和客观实在性。他指出,人和人的精神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演变的产物,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具有发生学意义上的先在关系。特别是在人类社会早期,人类的进化还不完全,其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还不够,因此人类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进一步说,人类生产的两种形式--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都与自然界不可分离,“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人们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另一方面,马克思吸收和发展了黑格尔自然观中的“精神的力量”和主体能动性思想,指出,自然界只有纳入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领域才是有意义的。人类总是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来对自然界作出一定改造人,“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工业一起变革了整个自然界,结束了人们对自然界的幼稚态度和其他的幼稚行为。”

  这使得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打上了人类的烙印,人类可以根据主观需要改变自然的物质形态,这样就逐渐确立了一个承载了人类主观价值观念的自然界,即“人化自然”.而正是对“人化自然”的精神性特征的揭示和实践性本质的论述中,马克思同时也完成了对费尔巴哈自然观的批判和超越。

  因为,马克思自然哲学视野中的自然界,是与人类世界息息相关的,同人类活动活动相联系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和“人类学的自然界”,因此那些脱离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未知世界不是马克思自然哲学的讨论范围。马克思在提出自己的自然哲学观点时肯定了费尔巴哈自然观对于恢复唯物主义哲学的作用,同时也对其局限性和不彻底性作出了批判。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所讨论的“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②。只有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相关联的自然界,对人类来说才有现实性。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离开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自然界对人类来说只有存在论意义,却没有价值论意义。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自然哲学将唯物主义和历史割裂开来,无法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也无法运用历史的、人类的观点分析自然界。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可见,“和历史彼此完全脱离的”、“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只是费尔巴哈哲学直观的、抽象化了的对象,而不可能直接成为马克思哲学自然观的研究对象。正像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施密特分析到的一样,“在费尔巴哈那里,具有纯粹自然形式的类本质的人,它空洞的原始主观性,不是能动地、实践地而是被动地、直观地同自然的死一般的客观性相对立。”

  马克思明确的指出了“自然”概念的社会性,自然并不是一开始就原封不动的直接存的,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后出现的产物,人类的实践活动以自然为场所,在自然中进行,所以反过来自然也无不打上社会的烙印,因而自然也体现了社会性,影响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人的实践活动也在作用于自然。正是在对“实践唯物主义”论述的基础上,马克思完成了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自然观的批判和继承。

  马克思明确的指出了“自然”概念的社会性,自然并不是一开始就原封不动的直接存的,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后出现的产物,人类的实践活动以自然为场所,在自然中进行,所以反过来自然也无不打上社会的烙印,因而自然也体现了社会性,影响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人的实践活动也在作用于自然。正是在对“实践唯物主义”论述的基础上,马克思完成了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自然观的批判和继承。

  (二)马克思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那么,马克思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特征?下面笔者将分别展开讨论。

  1、马克思“自然”概念

  一般来说,在马克思的自然观的论述中,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自然”概念的:

  一是“天然自然”,一是“人化自然”.前者是在人类认识和实践范围内,与人类相联系的物质世界,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这种“天然自然”可能部分经过人类的改造,或是未经改造,在客观性上也是如此。后者经过了人类的认识和改造以后已经成为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生存环境和物质资料,从这个层面上讲,自然与人是密切相关的。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自然观中,自然不但与人类相联系,同时也要与历史相联系。也就是说,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将自然放在历史的视域中考察,将自然界的发展变化置于人类社会生产过程中,自然界的发展变化受到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影响。因此,只有引入科学的实践观点,才能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历史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得到合理的理解与内在的统一。诚如施密特所言:“马克思把自然和一切关于自然的意识都同社会的生活过程联系起来,由此克服了这种一元论的抽象的本体论的性质。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的直接性与费尔巴哈所说的相反,它是打上社会的烙印的,但在这种情况下,它也不是这种可被消除的假象,它对于人及其意识来说,仍然保持着它在产生上的优先性。”“这种人的外部实在既独立于人,同时又以人、或者至少能以人为中介。”①简言之,马克思自然观中的“自然”概念是通过实践概念的引入和阐释,在“人化自然”、“人类学的自然”、“历史的自然”等多重意义上使用的。

  2、马克思自然观的内容

  (1)自然是社会发展的本体基础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②主客的规定性决定了自然界与人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都以自然界为主要对象;人类所从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都以自然作为本体。基于这个层面的认识,唯物主义的共同特征在于肯定自然的先在性和客观性,但马克思所代表的实践唯物主义并不是将这一前提做简单重复,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践地、历史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自然随着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了人类以及人类社会,而人类社会的最终归宿也是自然,就在这由始到终的过程中,人类的实践活动始终都伴随着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从自然界中汲取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所必需的资料,从而来满足自身的发展。社会是由一个个个体的人组成的,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的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归根到底,自然界属人的本质只有对于社会中的人才有意义,在社会生活中自然界连接了千千万万个劳动者,自然界在社会中是人自己的人存在的基础。脱离了社会的自然界,即使有人类这样一种物种存在,一种进化程度比较高级的哺乳动物,而不是一个社会人,只有自然属性,没有社会属性,因而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类来说才成为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在任何社会历史背景下都要以自然为基础,要在自然中进行,所以人类的实践活动受到自然的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自然为本体依据的。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和保护自然,遵循客观规律,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纽带

  人的发展以自然为本体,自然的发展演变愈来愈打上了人的实践活动的烙印。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表现为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自然对人的先在性。人并不是在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着,而是在自然界的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催生的,也就是说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人类是在自然存在之后产生的,自然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随时都发生着物质、能力和信息的交换,这种联系与交往有时可能是隐蔽的、抽象的、不易被人察觉的。比如说,下雨天的时候,人的心情更多的表现出来的是沉闷,而阳光明媚的时候,人的心情则显得欢悦的多,此时的天气已作为人的外部环境的自然影响着人的心情,这种影响是对人的心理、精神层面的影响,尽管人并没有从事实践活动而作用于自然。从物质方面来说,自然提供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人类要在这个宇宙中生存就离不开生命所必备的水、空气,土地等,而水、空气、土地等正是“自然”这一抽象概念的具体表现,生活资料使人类得以实现最基本的生存,但要实现发展还离不开生产资料,比如金属,煤炭、矿藏等等,这些都要从自然中获取。所以说,自然界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和基础,人类依靠自然界得以生存和发展。那么,人类与自然相联系的纽带是什么呢?是实践。人类通过劳动实践与自然发生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自然的人化。即自然作为与人相对的客体,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使其具有了人的性质,被打上了人的烙印。“人化自然”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人与动物相比,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意识、语言,这使人与动物从本质上区别开来,所以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按照自己的意愿,积极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社会实践中改造自然。

  另一方面,人通过实践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也是自然对人的异化过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第1卷、《哥达纲领批判》等着述中,马克思肯定了人具有社会性和能动性,同时又指出人具有自然性和受动性的一面。他认为劳动并非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也是财富的源泉。人类对自然界宣布主权以后,认为自然界的某个部分归自己所有,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劳动资料和生产对象以后,人类的劳动才能够创造出使用价值,成为财富的源泉。事实证明,随着人类实践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必然会在某个阶段造成环境恶化,致使人与自然关系紧张,而这正是自然对人类的异化。马克思对此也早有预见,早在1868年3月,马克思在阅读了德国植物学家费拉斯的《各个时代的气候和植物界,二者的历史》一书后,对该书大为赞赏。书中对毁林开荒和耕作不当造成的环境恶化进行了批评,马克思也认为,“农民的耕作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接踵而来就是土地荒芜,像波斯、美索不达米亚等地以及希腊那样。”①可见,马克思的自然观虽然以实践为纽带和中心线索,但并不是说所有人类的实践活动都具有天然的合理性;没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对自然界的人文关怀,人类的实践活动很可能走向自己的反面,最终导致“自然对人的异化”.正是在这一认识点上,恩格斯后来在《自然辩证法》中的有关论述和马克思的自然观不仅有了逻辑上的承继关系,而且达成了内在的一致性。

  (3)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着人与人的社会历史关系

  马克思从来不认同那种把社会历史和自然绝对对立的观点,他认为自然界是先于人类社会产生的,但是随着人类实践的扩展,人类对自然的影响逐渐加强,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统一,是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完成的。“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而形成--尽管以一种异化的形式--的自然界,才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因而,原始的自然界、人化的自然界,依赖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得以确立的;而正是人对自然界的改造使人成为社会的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人与人的关系。同时,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就自然而然成为了社会历史性的活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一种存在物,他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

  具体而言,“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关系所决定的生产目的、由生产目的所决定的生产模式、由生产模式所决定的技术发展模式等等,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起决定性影响,以至于如果我们不改变一定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改变一定的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4)资本主义制度是自然对人异化的根源

  正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相互制约的论述中,马克思发现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通过实践和工业化作用于自然界而形成“现实自然界”的形式更多的是一种异化的形式。照他看来,人与自然的真正统一,在私有制和异化劳动存在过程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都是冲突的。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工商业文明的模式下,工人生产的商品越多,他自身就变得越廉价,因为工人在劳动中不能肯定自己,相反只能越发否定自己。工人无法占有自己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相反,劳动产品支配了工人的劳动。因此工人的劳动和劳动产品就产生了异化。自然界一方面是工人的劳对象,另一方面也为工人提供生活资料。因而工人越是努力工作,越是生产出劳动产品,那么作为劳动对象的感性的外部世界越是不属于自己;为工人提供生活资料的感性的外部世界也越是不属于自己。伴随着“资本”的“嗜血性”和“扩张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了一种真正的异化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具有的无缝的纯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新陈代谢”关系被扭曲为无处不在的经济利益关系和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人和自然的关系处于极度的紧张的冲突中,“对于通过劳动而占有自然界的工人说来,占有就表现为异化。”面对这种人与自然的异化现象,马克思天才般地预言,只有消灭产生异化现象产生的社会条件,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社会革命,建立共产主义制度,才能在根本生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指出,共产主义不仅“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②而且共产主义还是对各种历史疑难问题的真正解答,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③由此可见,马克思的自然观中,不仅包含了对资本主义制度和工商业文明模式所蕴含的价值倾向的辩证否定,而且还包含了人、自然界和充当中介的劳动实践的高度发展。

下一篇:审美群体的审美要求研究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高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设计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