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职场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职场知识学习网站!
其实,我没有资格写这章,因为我这个年龄组的人,前上半场事业中不允许自己有什么规划,还好,我认识很多成功的青年人,他们都有职业规划,我可以根据他们的实践把这章系统地写写。
一、制定自己的5年计划
要在大学刚毕业给自己制定的职场规划,就要定下最终目标,不太现实,因为你只自己知道自己要什么,但并不了解自己的实力。
我认识一位80后的美女,她不仅自己在24岁时创业事业很成功,而且之后的婚姻美满,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给自己父母不仅通过自己的奋斗淘到互联网1.0时代的第一捅金,而且之后到中央财政大学读完了博士学位。
她对我谈起她的职场规划说,我的第一个5年计划实现了,第二个5年计划也实现了,马上就要启动第三个5年计划了。也就是她在她35岁的启动第3个5年计划。
我从她的成功实践里得到的是,要给自己的职场规划制定5年计划比较现实。当然,每一个人并不是像那么聪明善良美丽能干而且运气好,我只能说刚毕业的大学生要制定的:
第一个职场上的5年计划应该是不管你干什么都要经济自立、别再啃,并练就所有职场上的技能和被领导力,这时你并没资格谈什么理想,因为你还不知道你是否有资格谈你的理想,你的理想应该就是当下的经济自立、职场独立;
第二个5年计划应该是不管你是否跳槽、也不要管自己喜欢不喜欢、适合不适合当下的工作,你的职场状态都要稳定,并小有进步,一定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织就职场人脉,培育好自己的职场生态,要成为企业优质资产,顺其自然发展的同时能带个小团队;
第三个5年计划,也就是在职场上15年后在自己的业务技能、领导力,这时你已清楚地认真到了自己喜欢并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可以去寻找你的理想了。
第四个5年计划应该是腾飞…
二、少年得志不如大器晚成
我有好多朋友人头脑聪明、人品优秀,职场上升职很快,有一位朋友就是这样,少年得志。由于他各方面都很优秀,为人非常好,男女老少都喜欢、服他,所以他晋升特别快,26岁时就管百十号人,每年做上亿元的业务。
可我呢,45岁还在当大头兵,连个小组长都没混上,可能是做记者职业的原因,我自己并没觉得哪里不好,反而,我当时非常庆幸自己的作品比他多。
我的这位朋友和同行们也没有因为我几乎没职务而看不起我,还很尊敬我,我当然知道,他们那么聪明的人当然也看中、尊重我的是我的作品。
在他36岁那年,因为工作不顺辞职回家呆了两年,我太可惜他的工作能力了,于是给他找工作,有一、二个不错的工作他不主动,不了了之,因为他心气已经很高了,小公司、低位职看不上。
最后,我硬是把他从家里拽出来、骗出来在一个私营企业当了二把手,但不到50岁又离开了职场,从此在社会上消失,当了家庭煮夫。
还有不止一、二个朋友也都类似情况,真替他们和她们可惜。
而我呢?之前我说过我是个没有职业规划的人,如果说有,当时就是向作品冲刺,争取做20世纪IT业界作品最多的记者(我做到了),46岁时为了自己更多的作品及时发表跳槽升职、再升职,50岁时当上了4家纸媒体大总编,之后10年随着公司互联网业务成长我当上了领导大行业跨界、大大小小15家网站、有上千名采编人员的大总编,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平台上开创了中国网络的视频在线直播的事业。
我没有职业规划,也没有具体的职业5年计划,似乎一切水到渠成,我从我和少年得志的朋友的职场经历中得出,在职场上少年得志不如大器晚成。这样还可以使职业生命、职业青春比任何少年得志的人都长。
职场生命不会比自然生命长,职场旅行在自然生命中经过,快速到达目的地的人,就等于快速结束了自己的职场旅行。
可惜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一切道理,所以我的大器晚成本来也不是我当初想要的,但就这么成就了。
当然大器晚成也不能太晚,我有个亲戚从30多岁创业,小胜一杯金,40岁后和中国足球队一样屡战屡败,然后又败屡战一事无成,61岁白发假牙后休弱又开始创业,这也太晚了,只剩下了精神可值佳。
三、机会到来时不要丢掉
职场规划本身是个非常主观的想法,而客观现实不会因完全你的主观规划而实现和成功,规划就是主观规划并不是你主观上想怎样就怎样,只能实现你自己可控的的规划,还好,有时候客观现实会给你的主观的职业规划一些向正面方向、可跳跃的改变的修正机会,一旦这样机会来临的时候一定要抓住。
也就是说,你当初的主观制定的职业规划肯定不合理,而客观现实随时都会给你修正的机会,关键是自己要判断这是不是自己的机会。如何判断是否是自己的机会呢?有以下三点:
一是根椐国家当时的宏观政策来判断,如果国家说坚持开放改革方向不便,那么外企仍然会存在,外资会进来,外企外资机会来了不要拒绝;如果国家政策支持互联网十了,传统企业召互联网个人当然有机会…
二是根据行业走势去判断,如中国汽车保有量已接近饱和,汽车后市场起步进度会加快,4S店的维修工程需求肯定今后比销售有机会…
三是自己对自己的随时、实时的自知、自己知识储备和理想、年龄、身体、家庭等状况做评估,也是对接机会的根据,因为没有人你自己更知道你自己的实时需求、自己的实力和自己的职场规划时间表了。
我有个朋友,大名牌学毕业后有个体面的工作,先休病假不工作学外语,因为她的理想是想移民当外国人,也没什么错,后来在这过程中失去了家庭,经过多少年的努力终于移成了,在加拿大无固定性入,生活节省的吃一根香蕉都要分二次吃,蹲够了移民监后,回来上班准备,55岁退休后出国打工,为了移民理想在她整个职业生涯中失去了多少进步、发展的机会,真不知她怎么想的。
四、行业转型实时对接
在客观世界有N多的变数可以和自己的实时更新的职业规划对接修正,就是同一个行业也有无数N多变数。
如,零售业,谁的职业规划是想租个店铺做小卖买是不是疯了?现在应该修正成网店吧,哪个演员现在想出名还只是拍电影,赶快拍网上电视剧吧,哪个IT白领跳槽还跳制造业,飞跳到服务业吧…
其实这40多年来各行业随时都在转型,我们国家己经从一个以农业和传统制造业为经济主体的国家以3级火箭驱动的服务业大国,这3级火箭的第一级是制造业和出口的劳务资源输出外向型。
基本建设房地产汽车驱动的内向型、互联网+和传统企业+互联网的资本输出型,这3级火箭的驱动带来了无数的市场需求在变化,行业、企业不跟上火箭的速度不转根本就是灭亡。
哪一次行业、企业转型对于不是每个人的职业规划随机应变的好机会?如果自己的职业规划不与行业、企业转型对接,职业规划也随着行业、企业的变化而消化完结。
我写这章之前没有意识到这么多,现在反过来想证实了上述观点。70-80年代中期我在制造业从事技术工作,因为当时中国是一个以传统制造业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国家,80一90年代中期,由于我的婚姻我进入了信息服务行业工作,这段职业转行碰巧与中国转向内需市场前夜对接;2000年之后,我转向了互联网为基础的IT、汽车、女性时尚消费的跨界,我真幸运,每一次有意无意、个人主观愿望和国家经济、行业、企业转型实时完美对接。
五、职业再进修计划
在你青少年时期当你还不知道自己成人以后能长多高,就为自己做了件1.9米身高的人所穿的衣服,显然是不合理的,这就好像一个人从上大学一年级就打算要去读博士、博士后一样不合理,因为你读的博士、博士后也许对你今后的就业是一种知识和时间上的浪费,也许这个例子会引起正在大学准备考硕骄子们的反感、吐槽说:
“你一个连学位都没有的人,有什么资格教我们考不考博士?”
别忘了,正是我这么一个连学位都没有的人,成就了比有些有各种高大上学位的有人几倍、几十倍的作品。
我认为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博士后学位只能代表你跟随他人的能力而不是创造能力。我也不是否定跟随能力,没有跟随能力那来的创造能力?如果我不是跟随小中大学老师十几年我哪会为世界创作出这么多作品?
但我绝对主张当你有了职业规划之后,如果规划里有自己觉得知识不够用、实力够不着的地方一定有再进修计划配合执行。
有一位年轻人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非常努力,3年后晋升为部门主管,不久她发现自己的管理知识不够,于是省吃俭用,5年后存够了学费,报名考了中欧学院考上了管理硕士研究生,她带薪业余时间上到3年级时另一个知名企业挖她,并给她更高的工资待遇,她依然谢绝去德国半年完成了她的学业。
我有个亲戚的孩子是个二本学通信专业理工科的技术男,他很信任我,他大三实习是我安排、并进行择业、就业、入职培训的,之后他,工作非常不错,在他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7年后被一家大企业挖走,在他转正之后,我和他进行了一次非常严肃的谈话,我对他说:
“你现在应该考虑你的职业进修规划了,原因有三,一是你基础学历太低;二是你英文水平不够;三是你已从技术工作转向半营销工作,你各方面都需要有针对性的提高,我建议你要考虑利用所有时间去读英文、管理或营销方面的研究生。”
他觉得我说得有道理,正在找学校、找专业,拿出积蓄准备报名考试。
六、职业规划别跟风
职业规划无论是制定还是实时与行业企业对接,无论是职业规划中的进修还是对进修计划的修正千万不能跟风,因为每个人不仅专业不同、爱好不同、善长不同、理想梦想不同、身体耐力等各方面的实力不同(注意,我没有提到父母的意见不同,因为我只对独立人格的人而言),所以制定、修改职业规划时不能学任何人的行为,别人的意见和行为行动只能作为参考。
2000年时互联网站兴起,很多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辞职创业,一时间我手下的人大乱,走了不少,留下的也不安心,现在想起来,很正常,正是我现在所理解的国家行业转型对接了他们的职业规划所至。
有一个我很看好的下级找我辞职要去办什么网络设备租赁网站,我问她为什么辞职,她对我不屑地说:
“现在好多人都辞了,轮也轮上我了。”
我一听她的想法就不对,我严肃地她说:
“我是可惜你从这辞职,但你不应该跟风辞职,我问你,你知道对方的投资方是谁?有多少资金?你喜欢并善长自己创业吗?更重要的是你的客户在哪里?”
她一句也回答不上来,坚持要走,我让她再考虑考虑,她虽然已往不像开始时那样不屑我,开始不敢正视我的眼睛,但是固执地要走,我想可能对方答应给她的月薪是我个人不能办到的,忍不住问了她一句,果然是她当时工资的3倍,只有随她。
但是,3个月之后她所创业的公司资金链断裂,她失业了。
七、十重还有重重天
我只说是说做企业职场人的十重天,没说做官员、学者有的几重天。
无论做什么行业的企业的职场人,都要懂得的十重天是技术、产品、生产流程、市场、销售、管理、产业、行业、生态、资本运作。
以上的企业十重天,在你的职场规划中你想进入哪重天,必须明细、纳入你自己的职场规划中。
如果要进入职场的十重天,必须从第一重天开始,逐步登上十重天,所有创业者也是同样。
不同的行业的技术、产品不同,制造业的技术产品我们的父辈们和我们都懂,而且那个时代我们都认为学而优则士,最高尚的人就是在技术产品层面,然而当今服务业盛行的时代,技术产品己沦为入门的三流,二流人才在于生产制造、市场销售、管理行业产业,最高档次的职场人士才能进入产业生态和资本运作。
对于服务行业的产品似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如旅游产品,开发一条旅游路线就算开发了一项旅游产品了,但是,这产品不可能照着地图、航班时刻表纸上谈兵。
当然,任何在一重天中还有重重天,例如,如果就想在销售、市场这重天中发展,就要有量的累积,开始年销售500万元和通过努力年销售5亿元相比,也是进步到了销售境界的十重天。
我自己就是这样想、这样做的,我做记者30年,我当初是统计自己作品字数,10年前就统计作品的PⅤ(页面点击率)我对自己说千万PⅤ对我来说就很奢侈了,就是我这个ⅠT行业记者的十重天了。
也就是说现实不是、也不一定、更不可能每个人都想登上、都能登上第十重天的,因为一个企业的CE0只有一个,如果每个人的职场规划都想进入十重天,等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无论是创业型企业还是国企、外企、私企,企业最高的十重天是资本运作,我不可能进入,只能记录他们了,但我不遗憾,因为我己尽力。
八、什么是创业最佳时机
当然,要创业也是职业规划的一种,有的人这一生的梦想就是想拥有自己的公司,很多人都被微软比尔·盖茨、苹果乔布斯、戴尔公司的戴尔大学辍学创业成功经历所迷惑,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我不止一次地采访过他们本人、听过他们的演讲、几乎读过所有他们相关的书籍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没有在大企业工作过的创业,只能从技术产品起步,然后再雇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去管理自己公司的人财物对外合作产供销;
二是没有在大企业工作过的人不懂什么是工作流程,要倒回来学习,花费的学习时间成本太大;
三是在企业十重天中,在二重天(技术、产品)时资源发生断裂,之后的生产、管理、市场、营销、行业、企业、资本等课要回头补上,还不如先当白领培训。
2014年又有一轮创业来临!这一轮创业无论从基础还是方式,无论从规模还是方向,无论参与人才的结构还是从资本的介入等各方面都和20多年以前7次不同层面创业的,可以得出这一轮无线互联网正在引发的创业人才及资源正在产生过剩的泡沫的结论,为什么呢?我们回顾一下分析中国这近30年来不同时期不同层面次创业大潮。
一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改革大中型企业员工下岗再就业是近代全民性的第一次创业大潮,这些人的创业恰好补充了当时社会上餐饮、服饰、美发等零售等各种服务业的急需,这部分人创业时文化程度偏低,一般只有中学文化水平,年龄在35岁到45岁左右,创业资本东借西凑,目标是生存、是养家糊口。
他们中的成功者就是现在60岁以上的民营企业家。
二是与此同时的90年代初期,创业者的队伍是悄然加入了红二代一族他们先用公款创业,再倒卖国家管控物资如石油、铁管、甚至倒买军火等批文,在改革的基础建设开放中、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发了财。
这帮创业者从来不缺钱,他们是那个时代的贵族,他们的目标是边吃喝玩乐边发财,而国家和社会给予他们及大的宽容至2013年反腐之前,他们有了非常自慰的名字,叫做红顶商人。
现在一部分人在狱里。
三是90年代末期21世纪初期,为缓解就业压力高校放低入门门槛,但大学生毕业后国家不包分配,开始提倡城市找不到工作、或挑三拣四拼爹的大学生们创业,不负责任地鼓励少数大学生靠啃老钱创业至今,目标是啃光败光父母养老的钱再说。
他们当中大多数人以比尔·盖次为榜样,说自己创业比盖次还晚几年,迎头赶上。可怜老爹老妈拿出一生的的积蓄以为自己的从小就是天才的孩子不试试咋知道自己不行?
结果没有一个成半年盖茨的是在夸奖这帮创业者,最好的也只能成个混混、吊丝,当然也有很捧的,没见过类似的报道。
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的互联网相关创业和90年代初的下岗工人创业人才结构不同,这些创业者大都有大学以上的学历、头头脑脑还都是海归,甚至有绿卡、美国国籍,创业方向是媒体、旅游等服务业产品,代表产品是新闻门户网站、旅游网站等服务业。
那年头只要有点子写个商业计划书就能套着钱呀,说硅谷咖啡馆的废纸篓里都有的废纸上都是创意…和这轮创业同期创业的方向当时就有团购(酷必得)、房地产、旅游、等等服务业,当时创业人马过剩,异军突起后1~2年后99%的人马全军覆灭,人才回归传统行业。
这轮创业者们都是海归,资本几乎全部来源于美国,阿曼岛注册,创业目标是美国纳达上市、套现走人。
当然众所周知还存于世的Web1.0网站,就是存在的写真。
由于当时没有解决资金流的问题,电子商务处于空喊状态。
当时创业过剩引起创业泡沫,5年后泡沫才消失。
2004年基于互联网的博客、搜索、视频,这一轮基于传统互联网的创业潮的人才、资本、方向、目标和前一轮一样,只不过产品是分时的半互动的博客、搜索、视频。
当然,博客这个互联网产品是没有技术门槛的,很快几乎所有的网站都可以复制,这个产品被传统互联网站吸收,创业者失败。
应该说搜索是个了不起的产品,技术门槛是在是被搜文字数据的最佳路径算法,中国品牌的搜索网站百度因美国大鳄的彻退,形成中国搜索自然保护区,百度想创业不成功都难。
至于视频网站,门槛不仅在于技术还在于版权,正好给一热播不热播的电影电视收视率、票房找到了一个长尾的销售渠道,经过几轮收购,2、3家创业成功。
这一轮创业的资本和上一轮同样,都是来自于美国风投。
与此同时汽车、时尚等行业创业者们开始以BBS论坛方式介入互联网行业,很快创业者们被美国资本收购,创业成功。
四是我们已经看5年过去了,到了2009年微博时代来临,本来应该引起又一波创业浪潮,但是除了新浪外,谁也没有进入,进入的新浪因为没有找到这个产品的商业模式,形成了叫好不叫座,成了目前无奈的结局。
2010年在B2C名字出现14年之后,电子商务的黄金时代来临,这是因为支付宝、信用卡的信用体系完成,在淘宝上开个网上商店?不管什么背景、学历网上开店人人一律平等,比是谁更有眼光、谁最能解决物流。
对于用户来说,加速他们网上购物的还有搜索,不用出门全能比价的助力,这是线下实体店完全无能为力的现实。
如果说淘宝是网上卖物流的网上房地产,那么和淘宝网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的京东商城,自己建全国库房、用信用卡、现金都可能完成购买。
与此同时,全国性的团购在2011年创业开始,创业者们都有一定的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的运作经验,只不过通过团购这一概念,集合批量用户再到厂商砍件,这一概念很快被复制到门票、餐饮等行业。
上面所说中,并没有回答什么是创业的最佳时期,总结一下,我个人对创业最佳时期总结如下:
一是当一个产业生态完全崩溃时,参与取代这种生态的建立就是创业的最佳时期;
二是最好当5-10年以上白领进行企业管理、工作流程、市场人脉培训再入职创业,否则不是再雇职业经理人,就是倒回去从头学;
三是是创业者从18岁到68岁不分年龄都可创业,但不可以啃老,更不可以花尽父母或自己的养老钱。
九、B2B可纳入创业规划
但是和博客同样,团购没有门槛,任何电商网站都可以不定期的运作,所以为团购创业的网站全军覆灭。
在智能手机问世6年之后,2013年底无线自媒体、手机游戏、互联网金融、打的软件等引发了最近一轮的创业潮,这一轮的创业有7个明显的特点:
全与无线终端手机端相关应用发力;
目前都没有形成自我资金流的循环商业模式;
至今没有任何人找到可行的商业模式
人才结构即不像时人才那么文化层次低也不像第二次创业潮大都是海归、第三次啃老,这次无线潮的创业者们都来自于传统互联网的中国白骨精;
国际化管理经验初期介入
最后目的还是美国资本介入上市;
是创业启动成本比任何一次都低,在1万元左右即可,是云计算时代使之成为可能。
关于上一楼所说的7次创业总结一下有10个特点:
1.政府在历次创业中是先放再管;
2.中国政府没花1分钱就成就了在中国经营200多亿美元年收入、3000多亿美元市值的企业群体;
3.7次创业者人才结构不同从低向高,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
4.创业者们的创业产品要补充现有的方式不足,才能可以生存;
5.每次创业都是先过剩后淘汰弱者优者胜;
6.每次创业成功新的产业生态链形成,新的就业机会形成;
7.博客和团购的教训是没有门槛的产品会传统互联吸收;
8.无线是否会被传统吸收或只剩4、5个大平台支撑是个未知数;
9.在原平台的瀿生出来的创业必败;
10.原生态的创业遭遇互联网不相信第二。
但会发现前7次的创业历程几乎都是C2C、B2C的,几乎没有B2B的,也就是说B2B的商业模式是空白可以纳入创业的职业规化中。
为什么B2B创业有发展空间,要解决的社会疼点又是什么?
是消灭可恶可恨的是灰色世界!
用手机下载APP明码明价订货,再由专业快递送货见不到人,只能见到司机,怎么谈回扣?哪个老板不愿意。
十、流程与倒计时
不管你的职业规划是十重天,还是重重天;不管想少年得志,还是想一步登天;不管职业规划是不是与行业生态转型对接,还是想大器晚成;不管是创业,还是B2B的创业,都要制定好实现职业规划的流程和倒计时的时间表,并按制定的步步执行,否则职业规划制定了也白定。
如果有二个环节都没有按倒计时时间表执行,就应该考虑职业规划的修正了。
结束语
职业规划是什么?是职业梦想,梦想是自己给自己的内压,梦想越高内压越大。所以制定职业规划前一定要评估自己可以承受的压力为妥,否则受苦受累还半途而废那叫活该!
下一篇:职场生涯规划:找工作头脑要清楚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最好找高薪工作的10所加拿大大学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