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职场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职场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就业指导 > 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

中专职业规划书

分类: 职业规划 职场词典 编辑 : 职场知识 发布 : 08-05

阅读 :732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学生自我认知、认识环境、职业选择、职业规划、自我调整等能力的综合。本文分析了中职生职业规划能力的现状,探索了培养的基本途径,以期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有所启发。下面小编整理的中专职业规划书,欢迎来参考!

  中职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和毕业初期,普遍存在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正确的对社会就业形势的了解和自我认识,没有明晰的职业理想及有效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找不准自已的社会定位。因此,中等职业院校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专业和职业发展需求,客观地评价自己,对自身准确定位,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和正确的就业观,对个人职业生涯进行管理,为未来成功就业和个人终身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个人依据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客观条件,结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确定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拟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教育、培训计划和行动方案,赋予确定的时间期限,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计划和行动方案,以适应职业发展的能力,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认识环境、职业选择、职业规划、自我调整等能力。

  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状

  1.自我认知不清晰

  认识自我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大部分中职学生对自我认知仅停留在兴趣爱好、优缺点等方面,对于自己的价值观、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心理品质缺乏认知。

  2.缺乏职业认知

  由于大多数中职生年纪较小,没有工作经历和社会经验,对所学的专业和将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导致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较弱。

  3.职业目标定位模糊

  中职生缺乏相关职业知识,自我评价和职业发展期望过高,不能把自己的特长、专业与未来职业很好地联系起来,无法正确地进行职业选择、确定职业目标。

  4.职业规划意识不强

  中职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即使有了确定的职业目标,也不能划分实现职业目标的具体阶段,制定具体发展措施,职业规划不切实际。

  5.自我调整能力弱

  由于中职学生认知上的偏差,造成中职学生职业目标过高,当理想和现实严重脱节时,学生不能客观准确地分析现实环境,对职业缺乏合理定位。

  三、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不是就业教育内容的简单拼凑,它应有自己的体系。学校要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任务、心理成熟度和职业探索的内在规律,按照全程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使之贯穿于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习过程,如下图所示。

  第一、二学期:开展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着重进行职业认知和社会认知教育。通过入学教育和邀请相关企业的人员到校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或企业参观,让学生了解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及培养目标;了解行业现状、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以及社会、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了解个人优势和特点,对自己做客观评价,树立职业理想,明确职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职业目标能力和初步职业规划能力。

  第三学期:安排学生进入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企业顶岗实习,实现生产任务课程化,将企业文化、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成本意识、团队意识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当中,使学生对所选择的职业进行实际体验,获得基于工作实践的职业认知和经验积累,对前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

  第四、五学期:在职业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前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并开展就业指导训练。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使学生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并能针对社会环境和自身发展的变化,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和调整奋斗目标及实施的措施,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确保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通过开展就业心理教育、职业礼仪教育和求职择业技巧训练,使学生掌握面试技巧,摆正就业的心态,增强心理的自我调适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

  第六学期: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要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通过定期回访等形式了解顶岗实习学生在用人单位的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评价和意见反馈,通过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迅速实现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下一篇:盘点职业经理人十大规划工具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书范例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