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职场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职场知识学习网站!
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在印度著名大学ICE(皇家工程学院)修读工程学的莱俱(Raiu Basitigi)对着著名企业的招聘考官说:“断了两条腿我才能真正站立起来,获得这种态度不容易。我不改变。你保留你的工作,我保留我的态度。”考官被莱俱的态度所折服,最后把这个珍贵的职位给了他。
这家企业正是莱俱所向往的。因此他无需犹豫。然而在真实世界中,我们最有可能遇到的事情是,录取你的企业说不上最好,也不是最坏。这就会让你很犹豫,是放弃这一家继续找工作f也许不会有比这更好的单位了),还是就是它了先干着吧(可是也有可能再努力一下心仪的单位就会出现)。
面试问题有点像《非诚勿扰》节目的相亲问题。
如果你来《非诚勿扰》只是为增加知名度,那么你的最优选择就是一站到底,直到观众和编导嫌弃为止。但如果你是真心来找另一半,你是选择眼前这个看似还不错的高帅富,还是继续等待看看有没更好的(风险是过这个村没这个店)。作为女人你可能凭自己的直觉,相信一见钟情这回事,但是作为经济人,你要如何选择才是最优策略?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古希腊的大哲人苏格拉底就提出过。这就是“最大麦穗问题”。有一天,苏格拉底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成熟的麦地边(求职或相亲舞台)。他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颗最大的麦穗(最好的职业或配偶),但要求只能摘一次,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求职、相亲和挑麦穗都是一个经济学问题,经济学本身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的学科,比如1962年沙普利(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另一个经济学家盖尔提出的稳定配对原理,就可以应用到求职和婚姻中(他们当时的论文题目就是《大学录取和婚姻稳定》)。事实上每个人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因为受到时间等制约,不可能无穷尽地找工作,或者在相亲舞台上一直挑选下去。但同时又由于信息不对称的缘故,无法了解接下来遇到的面试,或者所有可能上台的男嘉宾的情况,因此运用经济学概率学等相关理论,可以大大增加成功率。
哈佛大学教授约翰·吉尔伯特和弗雷德里克·M经过研究,发现一个相亲最优理论。我们拿《非诚勿扰》来举例:假设平均每个女嘉宾会上台20期,而平均每期有5个相亲对象,也就是说你有100次机会。约翰教授的意思是用100除以(自然对数,约为2,71828),也就是37。按照约翰教授的相亲秘籍,对这前37个男人你可以尽逞挑剔之能事,横挑鼻子竖挑眼,比如“男嘉宾,我灭灯是因为我不喜欢你的鞋”云云,不过这时,你必须在这37人中挑出最好的一个A先生(同时他也对你感兴趣),假如在接下来的63次机会中,你遇到第一个条件超过A的B先生时,你就立马放下矜持,如黑寡妇蜘蛛般主动俘获这个男人,这就是你的最优选择。
这个理论同样对招聘面试也适用,只要假定好自己面试次数的容忍度(比如最多参加30次面试)。那么在应试完第11个(30/e)时,心目中选出一个最好的,只要后面有比这个更好的单位,你就可以立马做出决定。
很多女嘉宾在台上站了很久。花费了巨大的时间成本,也见到了很多高帅富,但却沉湎于失去的优质男(沉没成本)无法决断。同样,也有很多朋友常常会觉得这家企业还不如自己前面拒绝过的企业,越找工作心态越差。西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Jonell Strough表示,你投入的越多,那么你就越有可能一直沿着一个错误的决定走下去。这就使得很多女嘉宾越是阅人无数,越有可能选择平庸男或者成为剩女,“面霸”也往往不是那个找到最佳职业的人。
因此,无论是选择职业或者婚姻时,你该想一想苏格拉底的那粒最饱满的麦穗。
下一篇:定位明确,职场更出彩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做一个有“心”的职场“萝卜”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