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职场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职场知识学习网站!
第一步:先懂理财类型
理财产品可划分三大种类:保本固定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非保本浮动收益型。
保本固定收益型。顾名思义,银行提供理财本金及收益保障,此类产品风险较低。保本浮动收益型。此类产品银行保障投资本金,但不保障理财收益,即在收 益方面,用户需承担一定风险,但从历年此类理财产品到期收益结算来讲,很少出现产品的最终收益率低于产品预期收益率的情况。非保本浮动收益型。此类银行不 提供本金及收益保障,客户理财资金面临一定的风险,建议有一定投资经验的客户购买。
第二步:判断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
判断银行理财风险高低还有一个更简单、更直接的办法,那就是看产品的风险等级。如果是第一次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银行通常会要求大家做一个风险评估 测试,投资者只能购买自己相应或更低风险等级的理财产品。由于对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划分没有统一规定,各家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采用了不同的符号。
总体而言,基本分为五个风险等级,包括:谨慎型产品(R1)、稳健型产品(R2)、平衡型产品(R3)、进取型产品(R4)、激进型产品(R5)。 小编建议大家,买银行理财产品买R1、R2级别就可以了,这类产品风险系数很低,R3级别以上的就要谨慎购买了,此类产品本金和收益的不确定性较大。另外,如果产品投资组合里面是否有“股票”字样,那风险级别至少在R3以上。
第三步:选择产品发售银行
了解了产品核心特质,接下来就要选择产品的发售银行了。不同银行有不同的理财政策。
另外,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理财资金投资基础资产所获得的收益率,二是管理费、销售费与托管费等与理财产品相关的费用。在投资资产价格相当的情况下,低费率的银行产品收益率自然更具优势。
第四步:了解运作周期特点,制定理财规划
每款理财产品都有自己的运作周期,比如华兴银行“华兴超越”系列理财产品,期限覆盖1个月至1年,既有单期发行的封闭式产品,又有滚动运作的周期性产品,还有可按客户需求个性化定制的专属产品。此时,用户就要根据自身资金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
如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比较低,打算做中长期的投资,可以选择期限较长的银行理财产品,如半年左右,这样收益率一般较短期的略高一些,而且也减少了到期后重新购买理财产品时募集期的空档天数。
第六步: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去向
银行把投资者的资金都募集去之后,会拿去投资,一般投资渠道包括存款等高流动性资产、债权类资产等,说明书上都会提及,但是银行不会跟你说每部分的具体投资比例,投资者是无法得知资金的具体配置情况。不过一般来说银行理财资金大部分都投向于各类债券,风险相对可控。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注意事项1、理财产品是会亏损的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异常火爆,一是有远高于定期存款的收益率,二是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而当下,很多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印象也是:低风险、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这种印象总的来说没有错,但银行理财产品绝不是垂手可摘的牡丹。过去,多家银行曾爆出的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门”、“负收益门”事件就是最好的警示。
投资者要明白,理财产品的稳赚只是传说,有的理财产品到期时,有可能得不到预期收益,有的甚至连本金也不保。
2、募集期藏有玄机,理财收益会被“摊薄”
通常情况下,银行一般会声称,银行理财产品在资金募集期和清算期不享有收益,是按活期存款利息计算的。如果投资者买入时间较早,而该产品的募集期和清算期又比较长,那么实际收益率就会被拉低。
比如某商业银行推出的一款预期收益率高达5.5%的1个月期限理财产品,从9月26日开始销售,10月7日才结束募集,10月8日起算利息。也就是说,购买的这款产品,空档期是12天。这10多天的空档期,可不就“摊薄”了购买者的实际理财收益?
3、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
随着银行间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水涨船高。很多银行都竞相推出收益率“诱人”的理财产品,如某商业银行一年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达到15%左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能达到其承诺的收益率,因为预期的收益率并不等于实际到期的收益。
理财专家提醒,选择银行理财产品,不要光盯着收益率。实际上,许多产品由于存在着“猫腻”,投资者最终到手的收益,并没有宣传时说的那么多。
4、产品评级不见得靠谱
在产品说明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相关的风险评级,如中信银行一款产品就在说明书中显示为PR2级(稳健型,黄色级别),其实都是银行自己给自己评定的,并非是第三方机构评的,意义并不大。
不仅理财产品的风险评级本身不可靠,而且银监会明确要求银行必须进行的投资者风险测评,不少银行也在走过场。
5、风险提示必须看清楚
尽管银行会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在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和合同上,对风险提示做所谓表述,但是那些风险说明由于太专业甚至充斥着各类专业术语,对于投资人并没有多大价值,普通人也看不懂。
记者在查询了众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说明书后,发现尽管很多说明书长达十几页,但是对于产品的本质风险揭示甚少,大部分是营销性质的语言,而非客观的深度分析。
6、资金投向要关注
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直接与产品的风险挂钩。投资者在看产品说明书时,必须关注资金投向。
如果资金投向为债券回购、存款、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等,这样的理财产品风险就低;如果资金投向为二级市场如股票、基金等,这样的理财产品风险偏高。
7、不去触碰“霸王条款”的理财产品
在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里,某些设计条款明显偏向银行,把投资者的收益“榨干吸尽”,投资者要当心这样的理财产品,尽量不去触碰。
比如,在某些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一概规定“超过预期年化收益率的最高部分,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
8、看清产品是银行自发还是代销
在银行渠道里,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都是银行自发的,但也不排除银行作为代理销售其他的理财产品。
如某些银行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明确写着“银行作为投资者的代理人……”这样的声明。银行只承认是代理、委托关系,若出了事,它不负责。
9、超高收益往往是“镜中花水中月”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无论是否能够读懂复杂的产品说明书,高收益率都是很大的诱惑。
目前结构性产品多为保本、部分保本或非保本的浮动收益型产品,由于触发条件等的严格限制,超高收益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沦为银行营销的噱头。
10、隐藏的费用要当心
与明面上的手续费相比,银行理财的“隐形费率”问题更为突出。多家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显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计算公式为“理财计划预期投资收益率-理财产品销售手续费、托管费等费用”。
下一篇:高收入家庭投资理财案例分析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建行理财产品怎样赎回赎回时间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