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职场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职场知识学习网站!
按照8年来的“惯例”,接手一家企业的“老大”作为服务对象后,我的第一件事,便是去观察他的高层月度或季度例会。此刻,尽管是第一次参会,我看到的情景却再熟悉不过:黑压压的一桌高管,正襟危坐,但透过其脸部表情,你可以发现大家都心不在焉,“身在曹营心在汉”或许是对他们最好的描述。
整个会议中真正“上心”的,自始至终只有三个人:发言者、记录者和老板。Why?因为你讲的我听不懂,我讲的又和他没关系。Why?都是“多元化”惹的祸!会后与老板私下沟通时,我单刀直入:“你一定注意到,80%以上的会议时间里,80%以上的高管都在走神。这样的会,为什么还要开?”老板的回答也干脆:“不定期开这样的会,各下属企业的高管怎么能感觉到他们都属于这家公司?”我追问:“既然同属一家公司,为什么他们各自负责的业务竟然如此互不相关?”老板一时语塞。长话短说,两个小时交谈下来,我意识到,这家多元化的公司,只不过是无数家中国企业中的“又一个”。要是你问我中国企业搞多元化的为什么那么多,我的回答一句话:老板能力差,企业才多元化!
首先,老板抵御诱惑的能力差。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多年前在对中国沿海地区考察后就曾说过:“我对中国企业家唯一的担心不是机会缺乏,而是机会太多。”经不住市场机会诱惑的企业家们这些年纷纷陷入多元化的圈套,在多元化得手后洋洋自得、没有多久就被市场大潮无情吞噬的案例举不胜举。众多已经成为先烈和正在逐渐衰落的企业其实并不是被外界逼死的,而是被形形色色的诱惑戕害的。换句话说,上规模的企业中,很少有被饿死的,大多是被撑死的。
早期案例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史玉柱。当年的“巨人”史玉柱,满怀雄心壮志,从巨人汉卡开始,迅速发展到巨人电脑、财务软件、生物工程等,甚至还涉足服装和化妆品。最后,为了建成中国第一高楼,为所在城市争光,惨败在巨人大厦这栋中国最出名的烂尾楼上。
在当今的商业环境里,商机是触动企业家们最敏感神经的那根弦。他们发现市场上有商机而不去把它抓来放在自己手里,心里往往就如同被猫抓一般的难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家都是“贪婪”的。只要看看身边有多少企业前几年进入了房地产,多少企业这几年从事了私募、风投,你就明白中国企业家周围的诱惑有多大,而他们抵御诱惑的本领有多弱了。
其次,老板市场研究的能力差。更确切点说,应该是老板市场研究的意识差。若仅仅是这方面的能力差,可以通过人才猎取、“外脑”借用或信息购买等手段来弥补,但意识差,就麻烦了。多元化的老板,往往想当然地认为,各行各业都一样,各地各国也一样。我在这一行、这一地区成功了,那在其他行当、其他地区自然也应该成功。他们鲜有市场研究的意识,只信自己的“市场嗅觉”。
最重要的是,老板自我认知的能力差。由于一时一事的成功,很多老板就忘了自己有几斤几两,以为大千世界中,没有自己不能做的事。此时,企业走多元化之路,似乎就是一件自然而又合理的事了。
企业多元化战略复杂而深刻,对于大多数没有多元化经营经验的中国老板而言,如果没有专业化经营为基础,缺乏对产业前景的深刻洞察,没有优秀人才和战略协同做保障,没有对自我的清醒认知,GE式的多元化之梦只不过是老板们的白日梦而已。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