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职场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职场知识学习网站!
有的人把自己的第一份工看得很重 有的人却把它当儿戏
进入7月,应届毕业生开始陆续上岗了,对于第一份工,大多数人都非常看重。有的毕业生非大公司、知名公司不入,认为平台低了,将来可能没有发展前途;但是不少职场人士却觉得计划不如变化,[.rzzch.cn]成功之路充满了造化和意外,认为第一份工并没有那么重要。
对于这个问题,甚至HR都有很大的分歧,神州数码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彭先生认为第一份工作至少应该选定行业,而以后变动的只是岗位。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即使勉强先就业再择业,第一份工作也不能太短,不能少于一年,不然难以形成专业度。
而号角管理咨询公司曾文则认为大公司的起点高,缺点是分工细、出头难,并不一定适合做一辈子;而小公司管理灵活,年轻人可多尝试一些小公司再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最儿戏的第一份工:广州“返京族”的每况愈下
对于第一份工作,毕业生的态度可能是矛盾的。在挑选工作的时候,精挑细选,生怕入错行或是挑选了一个太低太窄的平台;但是在入职以后,可能又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以为自己是哪家公司都想要的香饽饽,对于手上的工作不是太看重,企业没有满足自己的预期就轻易辞职,成为脆弱的职场“草莓族”。
Sandi是北京一所名校法学院的毕业生,毕业时,她的梦想是到北京嘉里中心的涉外律所上班。可是,offer拿了一大堆,涉外律所的offer还没有拿到一个。由于普通律所起薪很低,Sandi不愿意做,就转向了营销策划方面的工作。她最心仪的一个工作是广州某地产公司营销部的公关专员,可是工作地点在广州。她安慰自己,“我是江西人,离广州更近,还是去广州吧。”
Sandi的思维很活跃,有很多新点子,营销部主管也鼓励新人多提案。可是,她的提案多数会被主管否决,而且主管从来不告诉她为什么。最后公司的文案出来了,Sandi时常会觉得比起自己的提案差远了。而且,不仅仅是公司,包括广州的一切,都让Sandi很不适应。再听说从北京过来的毕业生有1个自杀,6个返京后,Sandi毫不犹豫地打了辞职报告,公司很快就做了批复,没有任何挽留的意思。
回到了北京,Sandi没想到的是,北京的工作也不像以前那么好找了,“当打上往届生标签后,你就会被HR另眼相待了。”HR最喜欢问她的两个问题就是,“你的第一份工作怎么这么短呀?”
Sandi开始骂自己蠢,后悔自己太轻率辞了第一份工作。愿意给她offer的公司有广告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但是他们开出的薪水都不会超过3500元/月。这让她头疼,这个收入还不及她在广州的四分之一,她不由得感叹,“看来北京也不是当初想象的那样遍地是黄金。”
五大“毛病”:好高骛远、随意散漫、目中无人、频频跳槽、斤斤计较
考验职场新丁
7月,大学毕业生陆续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职场新丁,面对与大学校园完全不同的环境,他们该如何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工作?作为刚入职的新人,难免会把以前各种坏的毛病和习气带入职场。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改正,这些毛病有可能成为你今后职业发展的大敌。
毛病一:好高骛远,自视甚高
到心理咨询中心倾诉“心病”的小吴认为自己被单位“大材小用”了。原来,小吴工作近一个月,除了接电话、开会、收发传真等,他没有得到任何展示自己的机会。
点评:职场新人要从小事着手。为什么很多人总觉得没有机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眼界太高,而忘记了无论多么伟大的事业都必须从小处着手。一般来说,刚进单位的新人要从基层做起,一方面是让新人充分了解单位的运作情况,另一方面也是单位考察新人、锻炼其能力。但现在很多新人往往自视甚高,一进单位就想身居要职,这种想法太好高骛远。
毛病二:随意散漫,纪律意识淡薄
小徐毕业后被一家软件开发公司招录。根据公司规定,早上9时要准时打卡,哪怕迟到一分钟,都会被算成迟到。多次迟到的小徐很不适应,想离职。
点评:既然步入了职场,就已经从一个学生转换成社会人了,原来的许多生活习惯就都得改变。也许在学校的时候,一些小毛病不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可工作就不一样了。如果你在一些规定较严格的企业工作,更要严格要求自己。
毛病三:目中无人,唯我独尊
名牌大学出身的小韩终于跻身于一县级市公务员的行列,同事们的学历除了专科就是中专,最多是个自学考试本科,面对一帮“凡夫俗子”,小韩言语中也少不了流露出傲慢的味道。意气风发的小韩,在年底的民主评议上却倒吸了一口冷气:倒数第一。
点评: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最容易犯的毛病是过于高傲。其实,把姿态放低一点,恰当的礼貌往往会赢得好感。无论对领导还是同事,都要彬彬有礼。
毛病四:频频跳槽,朝三暮四
大学毕业的小李应聘到某学校任教,收入不错而且稳定。但是,在同学聚会上看到一些同学比自己过得好,小李心里极度不平衡,便跳槽去了一家公司。但是,到新单位才知道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工作非常累,收入也不高,于是小李决定继续跳槽。
点评:一年中多次跳槽已成职场新人的普遍现象,这说明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根本没有进行规划。其实心态调整好了,行行出状元。而且,用人单位是很忌讳用有“下家心态”的人,大学生应懂得“赢在心态”。
毛病五:未有付出,先讲待遇
小刘和同事老周闲聊时,历数了自己工作一个月以来的“不平事”:给三个同事轮流当了一周的“学徒工”,成绩记在别人身上;自己的工资还不如中专生……小刘一开口就收不住,根本没想到这些话可能会传到领导耳朵里。
点评:刚到新单位就东挑西拣、争名夺利,尤其对工资待遇斤斤计较是最愚蠢的。职场新人要懂得付出,要明白工作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报酬,斤斤计较的人是不会有大的发展的。
最阴差阳错的第一份工:从搬砖工到上市公司财务总监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多数毕业生都对自己的工作不太满意。从事一个不那么有前途的职业,领着一份不那么有“钱途”的工资,职场新人是否应该就此认命呢?小S的例子告诉我们,志向不该被第一份工作压弯。即使你从事的是夕阳产业,只要你选定一个方向,不断努力,职场的发展有无限种可能。
这个小S不是台湾艺人,而是广州的一个职场男士。Samson因为个子瘦小,被朋友们戏称为“小S”。小S是重庆人,酷爱声乐,本想报考音乐学院,却被迫听从父亲的意见学了财务。父亲非常粗暴,经常殴打他,不堪忍受父亲的暴虐,小S偷了哥哥400元钱后决定逃往北京,开始他的“北漂”的艺术生涯。但在火车站小S还没有说清楚是买去北京的票,售票员就扔出一张广州的票,态度非常蛮横,不能换票。无奈,小S就只能来广州了。
刚到广州火车站,就被人架上了“黑巴”,一车外地人被拉到黄埔区的芭蕉林里索要车票后被丢下。在好心民工的介绍下,小S做了3个月的搬砖工,每个月只有500元。后来,小S在报纸上找到了一份小公司的文员工作,过了半年,从文员岗位转到了财务岗位。后来,陆续跳了4家公司,一家比一家大,现在他已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
小S认为第一份工并不重要,他的第一份工是如此的阴差阳错,如果不是售票员那张“瞎买”的票,他就不可能登上通往广州的“破车”,说不定最后也不会做财务。他时常在想:如果他去“北漂”,现在会怎么样呢?
李开复:一生换四五份工正常
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曾经在博客上专门谈过“如何看待第一份工”这个话题。他认为,应该在读大学时就经过实习来尝试各种工作;做喜欢的行业和工作很重要,但是与其“全部都从事一遍”,不如多打听一些消息。有些公司里面有很多公司内部的尝试机会,不一定要换公司,所以对于第一份工作不能太轻慢。
第一份工作确实很重要,但是,不代表你要做一辈子。平均起来,在21世纪,一个人一生换四五次工作是正常的。第一个工作最重要的是学习,你应该找一个有足够的培训、学习、成长空间的公司。同样的,你也不能期望公司只是培养你,你的大部分时间还是要从基层做起,把分内的工作做好。
职场“跳跳虎”的职业规划
投资有道:徐丽梅
学历高、才能高、甚至职位也很高,但因为种种原因总是不满足于现状,频繁跳槽……
近两年,职场上出现了一类号称为“高级临时工”的新人群。与长期拥有固定工作的人群相比,“高级临时工”们多少有点“叛逆”。他们的经历看起来丰富多彩,但未来如果不好好规划,会有更多风险、更多变数。
Tony的职业生涯很难用成功或不成功来简单衡量,他行事雷厉风行、个性鲜明、性格直爽张扬、工作能力强,但美中不足的是协调性、宽容性较差,好胜心过强,且缺乏必要的职场韧性,由于他的直接汇报对象多半为企业的老板,这种个人行事风格使得他跟老板沟通时产生较多的不协调,最终因合不来而离职。
目前,国内这种能力强、学历高、职位高且频繁更换工作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寻找一个工作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他们更多强调的是对自己事业的忠诚度、工作开心与否,缺乏对公司的忠诚度,换工作相对比较随意,变成了“临时高管”。
柏明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技术总监、高级顾问师符益群分析,这类职位、级别比较高的“临时高管”跳槽频繁,原因在于没有经过谨慎的评估(如“我是否适合这个企业老板和企业的氛围”等),他们总认为,沟通不畅更多是老板的问题,却没有意识到频繁离职更多是因为自己的协调性、融合性、行事风格、职场韧性需要调整。
给“临时高管”的职业规划建议:
1、适当时候自己创业或成为自由职业者。但这是一种风险较高的规划途径——做到高管位置之后,一般年纪也近40,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出来创业,风险很大。另一方面,曾经服务过的企业的数量和类型等可能成为未来创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在频繁更换工作时应注意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也许,这就是你未来创业的重要资源。因此,如果已经在大型国企做到中、高层职位,收入可观、工作稳定,建议跳槽更需谨慎。
2、另一条相对低风险的途径,是让自己成为高级职业经理人,获得一份稳定且收入较高的工作。如果是朝这种方向努力的人,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处事能力——毕竟很多企业在外聘高管时,除了对能力和业绩要考虑外,协作性、忠诚度、价值观、品德等也是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
跳槽频繁的高级人才
除了“临时高管”,在“高级临时工”的队伍里,还有好几种类型。
一类人是比较年轻,学历很高、能力也比较强的高级人才。他们不太喜欢固定为一个单位服务到底,却对“临时工”偏爱有加,甚至将所谓“正式”工作弃之一旁。他们大多是财务经理、物流经理、客户服务经理、销售经理、人事经理等高级人才,工作的时间从3~6个月不等,最短的只做几个小时,如做翻译等。
另一类“高级临时工”是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他们工作的风险比较大,心态也很矛盾——无法进入老板的核心层,就无法得到提升;但是进入核心层,又可能会有法律方面的风险,所以,过一段时间他们就要跳槽。
还有小部分“高级临时工”是被动跳槽。他们频繁跳槽的原因在于,老板在公司的中、高层都安排了自己的人,做得再好也无法打破这种现有的格局,没有上升的空间,只好被动地跳槽。
给跳槽频繁的高级人才的职业规划建议:
1. 切忌心浮气燥,简历 “花哨”。
世纪纵横(北京)管理咨询公司副总裁、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黄晓东分析,针对第一类爱跳槽的年轻白领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两、三年的工作经验,多数处在主管的位置上,由于升入中、高层通常速度比较慢,他们就等不及了,所以不断跳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积累经验。但是跳来跳去,变得有点心浮气躁。
虽然不断跳槽之后,简历会变得很漂亮,显得经验很丰富。一些公司负责招聘的人可能会被这样的简历所迷惑;而有些民营企业,对员工采用压榨式的使用方法,没有时间培养员工,因而喜欢这样看起来有经验的员工,那么,跳槽频繁的人可能符合这类企业的口味。
但是,不少大型外企,更看重应聘者的潜质,而不太注重以往的经验,他们喜欢在一些重点大学招收具有良好潜质的毕业生,然后在企业内部培养这些新人,给他们很多轮岗的机会,建立长期的员工成长档案。这些外企的用人心理是,“我亲自培养你们,我是看着你们成长的,更可靠。”
这样的外企并不认可“高级临时工”,他们招聘员工的环节很多,并不只看简历是否做得漂亮,相反,如果跳槽过于频繁、简历太“花哨”,可能会被认为是“野路子”而被其排斥。
2.找准自己的定位,了解企业文化。
黄晓东分析,正常的出路是回归本色,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稳定的位置。
有部分人跳成了自由人——用人单位在经过试用之后,可能觉得他没有简历上写得那么好,逐渐冷落他。那么,他就再换家单位,逐渐跳成了一个不愿意服从于某种组织的人,成为自由职业者,回不到本来面目了。
通常,刚毕业的三、四年里,年纪轻,还有机会一再地试错,多换几个领域来判断自己未来的方向。但是过了一定的年龄,比如30岁、35岁之后,就不太好跳了——试想一下,哪位成熟的老板愿意重用一个十年里跳了十几家单位的人?
因此,跳槽的领域不要太泛泛——你是人才,需要专业性,而不是通才,做老板才需要成为通才。如果你工作过的领域彼此风马牛不相及,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无法积累相关专业经验。所以,必须确定自己的“核心能力”,毕竟“万金油”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并不适用。
“在工作一段时间(三、五年)之后,就要仔细考虑,自己究竟适合哪个领域,把能力发挥出来。需要集中火力对准一个领域,才能钻得深、出成绩。”黄晓东这样分析,“不少中、小企业的老板或者大企业的高层,在招聘人才时,会看你曾服务过的领域的相关度,如果相关度太小,会令人怀疑你的专业水平。再有,就是看你工作过的企业的声誉,如果你服务过的某些企业不是特别有名,但是在细分市场上做得很有特色,那也会令你受到重视。相反,在一些口碑、形象不太好的企业里的经历,则可能为你抹黑。”
另外,[.rzzch.cn]在跳槽之前,要对目标单位在整个行业里的口碑、实力做一个详尽的了解,对其企业文化最好也要事先了解,以考虑自己是否能融入这样的文化中。
自我感觉良好的“临时高管”
Tony是MBA硕士,26岁开始工作,12年里换了14家企业,平均在每家企业的时间不足1年,服务过的企业包括大型上市公司、国营、民营、外资企业,岗位则包括财务经理、财务总监、人力资源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等。去年,他加入一家管理咨询公司,作为分公司总经理被派驻外地,但工作4个月后,因与总部在价格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存在严重不协调而主动提出离职,目前成为自由职业者。
职场贴士:如果知识、能力相当,唯一能让我们胜出的,就是素养!而机会,只是素养之后的水到渠成。
下一篇:网上求职,“歪”招儿制胜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网上求职的优劣比较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