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比作一次旅行,那么职业咨询就像是为你画一张地图,有了它,走在路上的人心里会很踏实,将要启程的人方向更明确。目前,一些职业中介机构已开始在经营范围中列出“提供职业咨询”这项业务,不少人才交流机构也准备做大做强这块“蛋糕”了。
职业咨询一般采用“一对一”的咨询模式。所谓的“一对一”就业指导就是要求就业指导师“坐诊”,与前来咨询的求职者面对面地交谈,针对求职者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症状”拿出诊断结果,以便向他们推荐合适职业。
职业咨询所提供的就业指导“六步曲”,其具体做法为:职业指导谈心会;心理素质测评;免费推荐三次工作;进行一对一职业指导,职业素质再设计;进行职业选择,实现有效就业;签订劳动合同,进行跟踪服务等。
在从事职业咨询的单位日益增多、服务项目日渐完善的同时,需要进行职业咨询的求职者也越来越多。据山东省人才网培训测评部的负责人讲,随着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加大,近年来参与素质测评的求职人员呈逐年递增趋势。
咨询的关注对象
职业咨询的关注对象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职业选择咨询,二是职业发展过程中的适应性咨询。
职业选择咨询包括为学生提供职业预备教育和职业选择教育,一般可采取集体和个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是帮助他们明确认识自身的特点、优势与不足,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机会等。
职业发展过程中的适应性咨询主要是帮助受咨者解决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能力缺陷、个性适应不良、工作压力等问题。咨询是伴随着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过程的多次或连续性咨询。
咨询亟须专业化
尽管职业咨询行业有逐渐升温之势,但如细观其间则会发现,职业咨询业务尚存在一些不足。
这首先表现在专业咨询人员的缺乏。虽然个别部门提供职业指导的服务内容广泛了,服务形式也更多样化了,但是具有专业背景、素质较高、能够对求职者进行有价值指导的咨询人员却十分短缺。诸如个别高校中的就业指导中心是“换汤不换药”,名称虽然变了,但工作人员并没有丝毫的变动。
其次表现在个别单位对职业指导的认识还不够。在一所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记者看到该中心只有1间办公室,2个人,忙得一塌糊涂的主任连连抱怨:既没有自己的活动场地,也没有先进的测试咨询设施,全校2000多名毕业生,就让我们两人管,哪里忙得过来?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许多学校尚未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更谈不上设立素质测评项目了。
再就是要使职业咨询在省城得到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有一个与之相应的咨询机构。目前蓬勃发展于各地的人才交流机构,例如人才市场、职业介绍中心和人才网等是较好的载体。
这些人才交流机构掌握着人才市场大量的动态信息,与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各类流动人员有较多的接触,熟悉人力资源供求双方的心态与信息,能为开展职业咨询提供必需的信息与实践经验。
实例:咨询让我少走弯路
张传进大学毕业后到一家杂志社工作,一年后,情况发生了意外转变。
先是领导对他的态度由重视变为了冷淡,而且他写的稿件也屡屡被否决,因此张传进很苦恼,他找到了一位职业指导师。
经过测评和咨询,结果显示以张传进的性格、特点而论,他很适合做一名记者。工作之所以不顺利是因为他的一些观念和行为不利于开展工作,例如不关注细节、不够踏实、情绪不稳定等。职业指导师当即对他指出:应从认识自身、认识岗位、降低期望值三方面锻炼自己。此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是幸运的,我在彷徨和迷惑中又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张传进说。
个性化职业指导是必要的
1998年孙婧大学毕业时,曾经面临两难选择,或者是回家乡所在地一个很好的单位就职,或者是在省城一家小公司工作。孙婧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哪一个。
徘徊了很长时间以后,她决定请教一位平时很敬重的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她分析了自己的性格和能力倾向,明确了两种选择所带来的不同职业前景,以及以后将要面临的种种问题。经过一番考虑,她决定留在济南。
现在已经小有成绩的孙婧认为,那位老师的指导对她的职业选择具有很大意义。
她说,假如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针对毕业生进行类似的指导,将会有更多人受益,但目前依然只是少数的师长在兼做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工作。
职场贴士: 至少一天到户外一次,如果可能的话,散个步。阳光和运动对你的注意力、心情还有记忆存储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