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职场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职场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应届生 >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当今本质主义文学思想的批判与反思分析

分类: 毕业论文 职场词典 编辑 : 职场知识 发布 : 06-22

阅读 :498

  文学本质问题是文学理论学科的基本问题,它影响到我们对文学的认知以及基于这一认知的价值判断,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本质主义文学思想批判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摘要:文学本质一直是文学研究者们孜孜不倦的研究对象。本文对文学本质问题的考察,很大程度上,是置于当代语境之中。当前,文艺学界正在如火如荼地讨论文学"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当代本质主义文学思想做批判性反思,并试图构建合理的文学本质观。

  自亚里士多德起,本质主义就存在于哲学和艺术领域。悠久的发展历史使得本质主义这一概念具有丰富而复杂的内涵。要把握本质主义这一概念的具体理论内涵,必须厘清本质这一概念,并从本质产生的源头及发展过程来探索本质主义的产生和形成。亚里士多德的"四谓词理论"和"范畴论"为本质主义建立起理论基石。在对本质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本质的存在是本质主义产生的内在根据,而本质主义正是在对本质追问的过程中人类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展现。

  本质主义文学思想是哲学领域中的本质主义作用于文学领域的结果。本质主义文学思想以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文学本体论为基础,将文学本质论推崇为一种形而上的"真理"观念。因而它的思维倾向主要反映在"本质追问""二元对立"以及"绝对论"三个方面。就当代本质主义文学思想生成背景而言,它主要有两个因素:社会背景和价值立场。

  之后,本文试图从以下两个学案来具体分析本质主义视域下的文学理论形态:文学意识形态的生成背景及其局限,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生成背景及其局限。

  当代本质主义文学思想在确立之后,其自身理论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在历史性的发展过程中,当代本质主义文学思想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日益显露。就其合理性而言,本质主义文学思想为文学经典确立的规则和标准;为文学划定界限,守护"纯文学"的境地;以"审美"本质将我国文论教材从意识形态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然而在后现代语境之中,本质主义文学思想显得格格不入。它将本质定性为永恒不变的普遍性,严重束缚了当代文论教材建设和文艺学学科发展;特定时期对文学经典的极端推崇破坏了文学的主体性和多样性。

  最后,本文将试图扬弃现有的本质主义文学思想,尝试构建合理的文学本质观。

  关键词:本质;本质主义;本质主义文学思想;文学本质观

  绪论

  (一)研究源起、思路及意义。

  文学本质问题是文学理论学科的基本问题。它影响到我们对文学的认知以及基于这一认知的价值判断,甚至于对实际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实践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因此值得我们持续地予以研究。

  在当今文学泛化与文学观念开放的语境下,文学本质似乎成为了一个过时的语词。人们觉得谈本质,就是文化保守主义,就是思维不开放,不前沿,不现代,更不后现代,以至于有学者对文学本质问题唯恐避之而不及。而对于文学理论学科言,探讨文学本质似乎被认为阻碍了文学理论的发展。2001年,着名学者陶东风教授在《文学评论》上发表《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一文指出:"以各种关于'文学本质'的元叙事或宏大叙事为特征的、非历史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严重地束缚了文艺学研究的自我反思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使之无法随着文艺活动的具体时空语境的变化来更新自己。这直接导致了另外一个严重的后果,即文艺学研究与公共领域、社会现实以及大众实际文化活动、文艺实践、审美活动之间曾经拥有的积极而活跃的联系正在丧失。"应该说,陶东风先生对文学本质问题进行适度的反思是合理的,其意也并非是要完全否定文学本质以及文学本质问题的研究。

  笔者认为,本质主义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并不能简单地下定论。只有对这个概念有了清楚的厘清和界定,才能做出合理地分析与评价。同时,笔者将本质主义文学思想放在当代的语境之中,力图去阐释本质主义文学思想在建国以来产生的基础和影响,以历史性的眼光去看待当代本质主义文学思想的合理性和理论限度。因此,本文的研究思路将采取以下章节展开。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哲学领域当中的本质与本质主义,明确各自的理论内涵。首先分析与理解"本质"的理论内涵,作为前提性理论基础,进而论及"本质主义"的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比较二者的区别,以通过对本质与本质主义的分析,明确本质是本质主义的内在基础,本质主义是人类在探求本质的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其次探究本质主义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身份立场。整个章节作为为后文分析、评价与判断本质主义文学观奠定一个理论基石。本文第二章以第一章的理论前提为基础,立足现实,主要探讨当代本质主义文学观的确立。首先将哲学领域中的本质主义引入文学领域,探讨形成本质主义文学观的具体哲学基础及由此形成的思维倾向,以能厘清"本质主义文学观"的理论资源;同时,将其置于现实社会语境,明确新时期以来本质主义文学观确立的社会语境和价值立场。在已对"本质主义文学观"相关要素、内涵、意蕴进行了探讨的基础上,第三章从本质主义文学思想的具体理论形态出发,讨论新时期以来本质主义文学观的两种形态:意识形态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分析两者生成的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反思三者的局限。第四章从总体上论述本质主义文学思想在历史具体语境之中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余论主要论述应突破本质主义的一元论思想,从一元到多元,建立合理多元的科学的文学本质观。

  其实,如果缺乏对文学本质问题的基本认知,我们的文学研究真的会更好吗?文学本质与文学本质主义是怎样的关系?在开放、现代乃至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下,有没有可能建构关于文学本质的基本理解?诸如此类的问题,恐怕值得学界予以探讨。也正是出于此一想法,我们选择了与文学本质问题有关的"当代本质主义文学思想"这一研究课题。同时,我们认为,研究当代文学本质主义文学思想,对于廓清文学本质主义的可取之处及其局限性,既而推动当前学界关于文学本质问题的研究进程,恐怕不无助益。非常可喜的是,学界已然开展了关于此一问题的诸多研究。

  (二)研究现状。

  1.本质主义的理论内涵及其局限。

  由于本质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因此在对当代本质主义文学思想进行合理地分析、评价与判断之前,有必要对其研究现状做一个详实地了解与分析。

  (1)哲学领域。

  哲学领域中的本质主义主要以亚里士多德的古典本质主义和克里普克的现代本质主义为代表。

  张家龙先生于1999年在《哲学研究》上发表的《论本质主义》一文中提到本质主义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一种哲学理论,并且这一理论集中表现在亚里士多德的四谓词理论之中。同时,他还提到,克里普克采用模态逻辑的可能世界语义学来分析事物的本质,将亚里士多德的本质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孙明湘、荣立武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年第4期)一文从词源学这一研究视角来界定本质主义。在他们看来,本质主义是认为事物皆有本质,且本质是可以通过现象加以揭示的;认为跨越世界的个体是可以识别的,而识别的依据就是它们在不同的可能世界中所共同具有的本质的一种哲学理论。不难发现,这个定义分别来自于亚里士多德的传统本质主义哲学理念和克里普克的现代本质主义哲学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姜延军先生的《终结本质主义时代的努力--对波普反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思想的一种解读》(《学海》,2002年第2期)一文从历史的角度对本质主义进行详细的考查。它将本质主义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1、理念本质主义,这主要是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期。这一时期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很多事情都只能从表面和总体来把握。2、神学本质主义,这主要是指公元前7世纪到11世纪。这一时期人们认为是上帝创造万物,本质存在于上帝的意志之中。3、科学本质主义,这主要是指文艺复兴之后。尽管当时的哲学家们挣脱了亚里士多德--托马斯体系的束缚,抛弃了经院哲学的实体形式,但是他们所理解的科学依然是对本质的精确把握,因此依旧是本质主义的。4、逻辑本质主义、直觉本质主义。这一时期处于西方哲学的现代发展时期。以孔德和马赫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家们希望建立所谓"科学的哲学"从而建立起整个肯定科学知识客观性与确定性的大厦。另一方面,柏格森生命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开始了对直觉的张扬。现象学家胡塞尔也开创了"关于精神生活的内心世界相对立的外部物质世界的存在"这一论断。

  然而,在后现代语境中,学者们对本质主义这种宏大的元叙事方式开始产生怀疑。后现代主义家德勒兹和加塔利指出:"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客体支离破碎的时代,[那些构筑世界的]砖块业已土崩瓦解……我们不再相信有什么曾经一度存在过的原始总体性,也不相信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有一种终极总体性在等待着我们。"后现代所宣扬的差异化、片段化正在一步步地拒斥本质主义的同一性和规范化。陶渝苏2002年发表在《贵州社会科学》上的《差异与同一的对抗--评西方后现代主义对本质主义哲学的拒斥》一文中指出,本质主义极易导致绝对主义,尤其是当本质主义与某一政治权力相结合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将会导致对弱势群体和边缘文化的压迫,产生一种霸权行径。不少学者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论述,其中有:吴炫2008年发表在《文学评论》第4期的文章《当前文艺学论争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支宇2009年发表于《文艺理论研究》第六期的文章《"反本质主义"文艺学是否可能》、陶东风2009年发表在《文学理论研究》第6期的文章《略论本质主义知识论和权威主义政治之关系--回应支宇、吴炫教授》等。

  由于后现代解构主义的盛行,因此,站在后现代主义的立场对本质主义进行批评有其历史语境。然而,以"理性"为特征的现代本身就是蕴育本质主义的肥沃土壤。卡尔·波普尔却站在这一语境对本质主义的局限性进行分析。他认为本质主义的局限是指"那种肯定事物的本质永远不变,认为科学家能够通过认识本质最终成功地确立理论的真理性而克服一切合理的怀疑,从而获得'终极真理'

  的观点。"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波普尔是从认识论角度批判本质主义。

  本质主义作为哲学领域中的一个理论,它的大部分研究现状都是围绕哲学发展进程而展开的。然而,哲学作为人类世界观一个统领的理论体系,具有发散性的影响。由此,学者们也常常从其他领域对本质主义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笔者认为,本质主义与当下文学研究、性别研究、教育研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中国当代的文学领域,而这也正是本文将要重点讨论的"当代本质主义文学思想".为了更加合理地分析当代本质主义文学思想,笔者先想从其他领域当中的本质主义研究中获得一些提示与借鉴。因此,笔者先行讨论性别领域和教育领域中的本质主义研究现状。

  (2)性别领域。

  李银河先生在《关于本质主义》(《读书》,1995年第8期)一文中提到,所谓性别问题上的本质主义,是一种把两性及其特征截然两分的观点。这种观点将女性的特征固定为肉体的、非理性的、温柔的、母性的、依赖的、感情型的、主观的、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而把男性的特征定性为精神的、理性的、勇猛的、富于攻击性的、独立的、理智型的、客观的、擅长抽象思辨的;并且认为,这两类性别特征都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性别上的本质主义,构成了性别主义和几种女权主义流派的丝线基础。李银河先生并不赞同这一观点,他认为男女的性别特征应该是非自然化和非稳定化的,认为每个男性和每个女性都是千差万别、各具特征的。

  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者苏珊·布朗米勒则从实践和理论层面对性别本质主义提出质疑。她在《女性特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一书中阐释女性的特征是在西方文化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被生产出来的。她强调女性特征的文化属性,并指出在父系社会的文化机制中,形体美文化使理想中的女性形体美与绝大多数女性现实中的自然形体相互矛盾,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

  云南大学人类学教授章立明2001年发表于《妇女研究论丛》的文章《身体消费与性别本质主义》则从现代社会的运行策略出发,认为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性别本质主义使男女两性身体都表现出了物化和性化的特征,并且男女两性身体的性化又是以女性身体的物化为前提,导致女性的精神价值名存实亡,加剧了男女两性对身体的焦虑情绪。

  在意识到性别本质主义的种种局限之后,李银河先生透过《关于本质主义》

  一文提出他赞成后现代女权主义在性别上的非本质主义观点--推翻本质主义男女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建造一个两性特质的多元的,包含一系列间色的色谱体系。

  (3)教育领域。

  目前,我国的教育领域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为实践性的教育工作者--各级学校的老师和专业理论工作者沿着两条不同的路线进行研究。专业理论工作者热衷于理论书写,编写教材,以期用理论文字来指导实践。而各级教师关心的则是课堂感受以及课堂实践问题。本应该是相互交叉的两条线却像平行线似的向前延伸。当前我们教育界面临的种种问题,不得不说与此有关。而导致这一现状的发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错位的指导思想--本质主义。

  不少学者对这一论断有所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吴锦良在其1987年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质主义到行动主义--两种逻辑起点的教学论体系比较》一文中提醒教育工作者们必须对本质主义思想作一清算。他认为:"事物的本质被认为是事物的稳定不变的性质,当我们以教学的稳定不变的性质作为研究目标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抛弃教学活动中不断变化的活生生的事实而去寻求永恒不变的理论,这种理论由于它不受教学活动实际变化的影响,由于它无视教学活动中不断变化的事实因而势必会变得凝固、僵化,远离实际的教学而沦为抽象的教条,理论家们只需闭门书斋,凭借自己的逻辑推理才能来撰写鸿篇巨着,而无须把目光投向教师、学生和课堂。"在层层的分析推理中,他认为"行动主义"可以克服本质主义给教学论带来的种种危害。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石中英从反本质主义的立场出发,认为本质主义为中国教育学界带来了严重的后果。21世纪的中国教育学必须批判和放弃本质主义道路,树立新的反本质主义思想体系。

  由此看出,不少学者在性别领域、教育领域都对本质主义有过深刻地分析与评价,并且,都适当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与意见,这对本文写作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2.研究现状。

  社会处于不断地变革之中,文学也是如此。人们在对文学发展的反思之中不断寻找新的出路。当代本质主义文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我国文学,尤其是文论教材建设和文艺学学科的发展。

  贾奋然先生在《本质主义与历史主义的悖论》(《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建国以来的文论教材基本上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理论参照,在吸收古今中外文论的重要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社会文学发展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建构起来的关于文学的基本原理。然而由于受到政治思潮的影响,当代中国文论教材普遍存在着"机械反映论"和"庸俗社会学"的倾向,而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更加加重了这一弊端。纯粹的本质主义为了追求普遍性话语而牺牲了理论资源的特殊性和丰富性。

  陶东风在《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把"文学的本质主义"作为文艺学学科的一种弊病提出来。指出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严重束缚了文艺学研究的自我反思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

  南帆在其着作《文学理论新读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指出:本质主义的特征在于倾向于深入文学内部考察文学本质,而关系主义则要求将文学置于与它同时期的相关文化网络之中。

  王一川对传统本质主义思维模式引发的文艺学困境具有高度敏感性。他的《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提出:如果舍弃本质式思维而用"属性"的视角去观察,可能会发现事物的多种多样的面貌及其变化。

  杨春时的《文学理论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一书中表明:针对本质主义的非历史化、非语境化的知识生产模式,可以从现实意义上和审美意义对文学本质进行言说,文学本质具有历史性与超越性的统一。

  前三本教科书在不同程度上对传统"本质主义"文艺学理论体系进行了解构,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争论。不少学者对本质主义文学观问题进行了探讨。

  陶东风的《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文学评论》,2001年第5期)是这场争论的起点,点明了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是僵化的、封闭的、独断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生产模式。

  支宇在其《"反本质主义"文艺学是否可能》(《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6期)提出:在告别"本质主义"之后,"反本质主义"文艺学并没有能构建出一个充分中国化,直面当下语境的文学观念和理论话语。

  曹谦的《反本质主义的本质--评陶东风先生的文学意识形态理论》(《文艺争鸣》,2009年第5期),直指陶东风以反本质主义为策略的本质思维。

  (1)在探究本质主义文学观当下生成的背景方面从权力与知识生产的关系出发,吴炫在其《当前文艺学论争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提出:"在中国语境下,要警惕的是受权力制约把某种'本质观'作为'中心话语'去贯彻的'本质化'行为而不是'本质主义'."王伟的《何谓文艺学论争的"中国问题"》(《文艺争鸣》,2011年第9期)认为"本质主义"与"权力主义"有着难解的纠葛。

  赵牧在《"重返八十年代"与"重建政治维度"》(《文艺争鸣》,2009年第1期)指出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我国文学理论批评界这种对西方"反本质主义"倾向的接受却蕴含着另外一种"本质主义",那就是对福柯的权力话语的膜拜,不能不将其视作一种"元理论".

  单晓曦在《文论教材建设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一文中提出中国的文学理论教材由于受到时代、理论语境等方面的限制,其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和本质主义的文学观念一直未有突破。

  高小康的《建构论与本质论:为承认而斗争?》(《文艺争鸣》,2009年第5期)和章辉《反本质主义思维与文学理论知识的生产》(《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都分别分析了建构以来中国文论建设过程中三种典型的本质论观念形成的背景。高小康的还认为:"对文学的本质乃至文学本身存在价值的挑战,恰恰是当代本质主义文学观念存在的理由。"(2)建构合理文学本质理论。

  章辉《反本质主义思维与文学理论知识的生产》(《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认为当下"在推倒了一个旧的"本质主义"的文学理论之后没有建立一个新的文学理论体系".

  张旭春《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理论?--评<文学理论新读本>》(《文艺争鸣》,2009年第1期)指出《文学理论新读本》存在着"指导思想模糊"、"立场不明确"的缺陷。

  章辉《反本质主义思维与文学理论知识的生产》(《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认为王一川在反对了此前中国文艺学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之后并没有以此为重点,而是建构了文学新的本质,推进了文学学术研究。

  与之不同的是,方克强《文艺学:反本质主义之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认为王一川具有"本土主义"的"感性修辞学"是一种强调本土文学经验、文学实践、文学理论连续性与特色性的高度概括的自己的理论体系。

  汤拥华在其《文学何以本质》(《文艺争鸣》,2009年第3期)一文中对文艺何来本质进行了论述。

  在强调不应该放弃对本质的追问这一观点上,杨春时与王元骧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杨春时《后现代主义与文学本质言说之可能》(《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在评价《文学理论基本问题》时也提出"这种'以史代论'的方式会使'文学本质的言说失去合法性,文学理论的建构被取消'."王元骧的《文艺学强调艺术本性的研究》(《学术研究》,2004年第3期)和《文艺本体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把艺术本性研究或称艺术的本体论研究和"本质主义"做了切割,他是赞成本体论研究而反对"本质主义"的。

  李自雄在《论"本质主义"之后的文学本质重新言说》(《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第1期)中认为中国的文学理论在"本质主义"之后应该有所构建,不是走向反本质主义那样的极端解构,而是进行一种开放且多元的本质个性化的重新言说。

  还有一批硕博士论文针对本质主义与本质主义文学观进行了探讨。

  在哲学领域中研究本质主义的论文大致包括:张力锋的博士论文《模态逻辑与本质主义》(北京大学,2004年);陈秋霞的硕士论文《本质主义及其祛魅历程》(郑州大学,2003年);唐玉斌的硕士论文《本质主义和必然性问题的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陈辉辉的硕士论文《试析克里普克的本质主义》(西南大学,2009年);白玮的硕士论文《可能世界视域下的本质主义理论研究》(燕山大学,2011年)。

  对本质主义文学观问题研究的论文大致包括:闫听的硕士论文《文学理论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谢微的硕士论文《反本质主义语境下的文学本质问题》(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一、哲学领域中的本质和本质主义

  (一)从本质到本质主义。

  1.本质的理论内涵。

  本质是在西方语境下产生的一个概念。它一开始,是以"本原"这一概念出现在早期的古希腊哲学之中。当时的人们发现,世间万物生生灭灭,但自然本身却并没有因之而毁灭。于是,他们认为,事物的背后存在着一种永恒不变的叫做"本原"的东西。在苏格拉底之前,古希腊哲学家们将本原归之于水、火、土、空气、数等等。随后,苏格拉底提出"善的理念"为世界本原,这一观点使得人们从自然界本原的探索转向了对人类自身问题的追问。在此基础上,柏拉图提出了"理念"说。他认为,世界本体存在于超验的"理念"世界之中。

  得益于其师柏拉图的启发,亚里士多德成为了第一个对"本质"进行系统界定的哲学家。他认为,"所有命题和所有问题所表示的或是某个属、或是一特性、或是一偶性;因为种差具有类的属性,应与属处于相同序列。但是,既然在事物的特性中,有的表现本质,有的并不表现本质,那么,就可以把特性区分为上述的两个部分,把表现本质的那个部分称为定义,把剩下的部分按通常所用的术语叫做特性。根据上述,因此很明显,按现在的区分,一共出现有四个要素,即特性、定义、属和偶性。"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着名的"四谓词理论":特性并不表现事物的本质,它只是属于事物;而定义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它将事物的本质通过短语显现出来,表明本质是一事物是其所有而不同于他物的特殊规定性。属则是表示在不同种事物的类的本质的范畴。例如,当回答"你面前的东西是什么"这类问题时,这就应该属于本质范畴。偶性则不是上述的任何一种,它可能属于事物,也可能属于不同一的某个事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它们四者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如果要给一事物下定义的话,它就应该是种加属差。

  这也就是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事物是由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构成的。

  马库斯将之解释为:本质应该是一些对象具有而另一些对象不具有且具有它们的对象一定具有它们。因此,决定事物存在的东西就是本质。亚里士多德的四谓词理论主要针对类事物的本质,认为本质是一类存在并区别于其他类事物的事物。

  而关于个体本质的思想体现在其"十范畴"理论之中。亚里士多德区分了十种范畴,并以实体范畴为中心,其他九种用以规定该范畴。它将实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个别事物,即第一性实体;第二类是所有个别事物的种,第三类是包含种的属,后两类都称为第二性实体。他认为:"所有其他事物,除了第一性实体,或者可以被用来述说作为主体的第一实体,或者存在于作为主体的第一实体中。如果第一实体不存在,那么其他一切都不可能存在。"换言之,第一性实体构成了事物的基础。同时,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更具体地指出,形式或本质是第一性实体,对于表达个别事物的概念"这一个"和表达事物本质的概念"其所是",二者是'相同和同一个'.个体的本质是个体的基础,是"这一个"成为这一个的决定因素。

下一篇:我国中小学实施聘任制改革过程中尚待解决的问题研究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米勒文学批评的成就和局限研究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