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职场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职场知识学习网站!
期末就要到了,小伙伴们都是怎么复习毛概这一课程的呢?以下是职场百科网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西华大学毛概考试试题,希望大家都能通过考试。
西华大学期终课程考试试卷(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
命题教师:盘意文 命题教师所在系:社科部 试卷类型:(A卷)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考试年级:20XXX级本科
考试时间:20XX年XX月XX日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的字母填在答题纸相应的题目序号中。
1、关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改革必然促进发展,不管社会稳定与否都要改革 B、改革会触动稳定,为了稳定就不应改革
C、改革能促进发展但会影响稳定
D、在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时,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战略是( )
A、国内国际两种市场相结合 B、自力更生、独立自主
C、全面开放、兼顾内外 D、“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3、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 )。
A、兴办经济特区 B、开放浦东新区 C、扩大出口 D、实施“走出去”战略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B、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C、公有制为主体和集体所有制经济相结合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
A、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 )。
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7、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B、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8、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 )?
A、社会主义民主的论点 B、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C、民主和法制的紧密联系 D、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 ( )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C、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0、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是( )
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诚实守信 D、爱国主义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建设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
A、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C、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3、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A、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4、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
A、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D、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5、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奋斗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它们的核心和内容都是坚持( )
A、共产党的领导 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C、四项基本原则 D、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实现科学发展 B、坚持以人为本 C、更好地坚持民主法制 D、推进改革开放
17、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 )
A、实现两岸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发展两岸经贸关系 D、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18、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
A、坚持“九二共识” B、坚决反对“台独”活动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
A、领土争端 B、民族矛盾 C、宗教纷争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0、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是( )
A、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B、要创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C、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D、应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团结
21、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独立自主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2、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个体、私营经济中的广大从业人员是( )
A、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B、职业和身份比较固定的弱势群体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D、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
23、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根本要求是( )。
A、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B、按照“四化”要求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C、把党的各级组织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 D、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
2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 )。
A、放松思想工作 B、脱离群众 C、忽视民主 D、组织涣散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的字母填在答题纸相应的题目序号中。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含义是( )
A、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的少数民族区域自治 B、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政府 C、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D、自治权具有高度自治的特点 E、自治权是少数民族的一种特权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 )
A、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B、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E、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3、评价政治体制改革成功与否,关键看( )
A、是否消灭了阶级斗争 B、能否增进人民团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 C、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D、民主与法制是否健全 E、国家政局是否稳定
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是( )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爱好和平 D、勤劳勇敢E、集体主义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包括( )
A、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 B、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D、加强党风廉政建设E、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A、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B、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C、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D、也是为了应对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趋势的无奈之举 E、满足人们心里平衡的需要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根本的政治保证是(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C、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E、高度民主政治
8、建设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指( )
A、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B、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C、贫富差距得到大幅度缩小 D、公平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 E、消灭了城乡差别
9、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A、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B、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C、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D、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E、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10、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能享有独立的( )
A、行政管理权 B、立法权 C、外交权 D、国防权 E、司法权
11、《反分裂国家法》制定( )
A、标志着对台方针政策法律法 B、体现了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主张
C、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D、表明了反对“台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和共同意志 E、更有利于解决内政问题
12、2005年3月,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意见是( )
A、尽快解决台湾问题 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E、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
13、在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坚持的原则是( )
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 E、互不侵犯
14、我国新的社会阶层包括( )
A、个体户、私营企业主 B、自由职业者 C、知识分子 D、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E、中介组织从业人员
1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除队伍迅速壮大外,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
A、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增长,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B、进城就业的农民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C、职工所依存的经济组织的所有制形式日益多样化 D、职工下岗明显增多 E、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主体
16、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是( )
A、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B、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C、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D、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E、应对危机,遏制战争、维护和平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判断每小题的正确与错误,并在答题纸上,把你认为正确的小题后面的括号内打“∨”、在错误小题后面的括号内打“×”符号。
1、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驱逐台湾当局的非法代表( )。
2、改革是对我国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 。
3、个体劳动者个人所得属于按劳分配( )。
4、社会保障体系具有调节收入差距,缓解各种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的基本功能( )。
5、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成分根本不同( )。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因此,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行为可以不受道德规范( )。
7、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形态( )。
8、和谐社会不是单一、均质的状态,多元、差异是和谐社会的前提( )。
9、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人权( )。
1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不是一党制而是多党制( )。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2、请分别列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积极扩大就业的重大意义。
3. 什么是政治体制?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为什么说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五、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阅读所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1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根据国务;民政部已经特别在6月1日颁布了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物;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来自四面八方的救援队伍汇成了钢;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分析说明这次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特点;(2)分析说明对抗震救灾物资管理的特点;(3)分析说明在大灾面前所反映的问题;材料2;从1980年到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1.92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授权发布:据民政部报告,截至8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36人遇难,374061人受伤,失踪17686人。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440.37亿元,实际到账款物413.52亿元(其中到账捐款350.78亿元,物资折价62.74亿元),已向灾区拨付捐赠款物合计136.29亿元。向灾区调运的救灾帐篷共计90.66万顶、被子476.27万床、衣物1358.25万件、燃油81.78万吨、煤炭174.72。
民政部已经特别在6月1日颁布了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物资资金管理使用的办法。从物资一进来,就立即开始登记,比如说到达了四川,每一个地方也都要建立起严格的接受登记程序,最后一直到终端,到灾民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透明、公开,然后有明确的文字记录,有签字,有监督。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来自四面八方的救援队伍汇成了钢铁洪流,奔赴抗震救灾的前线。在这支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人民子弟兵,发挥了巨大作用。此外,还有大批的志愿者,包括私企老板、演艺界明星、个体户等普通老百姓。有的还自发组织到一线去救灾。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人们慷慨解囊,踊跃捐款,人们不再把抗震救灾看成只是政府的事情,而是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很多富裕阶层在抗震救灾中的捐款捐物、组织志愿服务等活动。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分析说明这次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特点。(3分)
(2)分析说明对抗震救灾物资管理的特点。(3分)
(3)分析说明在大灾面前所反映的问题。(5分)
材料2
从1980年到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由50%增加到59%。人均GDP,西部与东部由1:
1.92扩大到1:2.59,中部与东部由1:1.53扩大到1:2.03,区域差别还在拉大。城乡差别拉大不仅仅体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拉大,还突出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越发明显。贫富差距拉大的直接的结果:一是社会贫困问题出现。城镇中有1200万人处于相对贫困中,人均年收入1059元。月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4.7%。2004年,按人均纯收入低于668元标准,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610万。按人均纯收入669—924元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977万人。二是社会公平问题凸现。在多数人收入水平都有较大提高的同时。反映贫富差距的指标上升很快,分配不公现象出现。群众对劳动致富正当经营造成的收入差距,有一定承受力,但对分配不公造成的差距,对违法、贪污、犯罪致富现象,对不正当收入,不合理的贫富差距,十分不满,反映强烈。中央党校调查组对学员问卷调查显示:在学员心目中,2004年最为严重的三个问题依次是“收入差距”(43.9%)、“社会治安”(24.3%)和“腐败”(8.4%);对2005年的改革,72.9%的学员关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摘自《学问时报》第298期
材料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大飞跃,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社会是否公平是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之
一。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公平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是建设更为公平的社会。 ——摘自《人民日报》
阅读上述材料2、材料3回答问题:
(1)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3分)
(2)从材料中归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3分)
(3) 结合课文内容,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哪些重要举措(5分)
08春A卷答案
A卷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D 2、D 3、D 4、D 5、C 6、D 7、C 8、D
9、D 10、A 11、A 12、B 13、A 14、B 15、C 16、B
17、B 18、C 19、D 20、C 21、A 22、C 23、C 24、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ABC 2、ACDE 3、BCE 4、 ABCD 5、ABC 6 、ABC 7、AB 8、ABD 9、ABCD 10、CD 11、ABD 12、BCDE 13、ACDE 14、ABDE 15、ABC 16、ABCDE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观点基本正确可酌情给分))
1、答案要点:(1) 社会主义社会仍存在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2)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性质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3)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解决的方式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不但完善加以解决;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4)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要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2、分别列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的重大意义?
答案要点: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生态,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就业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3、政治体制包括哪些内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案要点: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要是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4、为什么说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答案要点:(1)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处在历史性大变动之中,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2)从国内看,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
(3)从党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情况同党肩负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五、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归纳要点正确的,给满分;归纳要点基本符合题意的,可酌情给分)
1、答案要点:(1)这次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特点是信息公开透明。(3分)
(2)所有抗震救灾物资,管理的特点是资金的管理、使用更加规范制度更加完善。(3分)
(3)充分说明了人民子弟兵是抗震救灾的重要力量,是捍卫社会主义的钢铁长城;充分说明了我国公民意识觉醒和国民爱心增长,中华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5分)
2、答案要点: (1)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3分)
反映了我国多数人收入水平都有较大提高的同时,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贫富差距在扩大,社会分配不公现象严重,社会十分关注公平问题。
(2)归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3分)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 结合课文内容,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哪些重要举措(5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保证是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具体措施是:
① 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②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③ 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④ 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⑤ 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下一篇:中山大学毛概考试试题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民生银行校园招聘笔试经验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